你听见过风声吗

你听见过风声吗

聘妻散文2025-11-18 12:37:47
今晚若有风来,请你听听好吗?刚刚看完《那山那人那狗》。里面的画面美到了极致。曾几何时,我也是从那种美如画的山水里面一步一步往外面走。身处其中的时候也不觉得有多么美,许是身边的东西最容易忽视的缘故,现在
今晚若有风来,请你听听好吗?
刚刚看完《那山那人那狗》。里面的画面美到了极致。曾几何时,我也是从那种美如画的山水里面一步一步往外面走。身处其中的时候也不觉得有多么美,许是身边的东西最容易忽视的缘故,现在想再要回去,也变成了一种妄想。
里面问了两个同样的问题。“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后来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穿在鞋子里一样,舒服!”有一些东西始终是不会融进其他的杂质,就像是电影里面的青山绿水一样,像大山里宁静悠远一样,像山里人淳朴的笑容一样,融不进城市里的霓虹灯和喧嚣,当然,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也很难接受山里面的东西,青山绿水,当然还有一些人。他们父子一直在赶路,肩上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比他们生命还要宝贵的东西。比生命还要宝贵的莫过于想头。电影里说“日子越苦就越有想头,人有了想头,生命就有了意义。”“想头”这个词比起“理想”和“梦想”说得要踏实,要真。
他们在邮路上。当然每个人也在路上。儿子看到山下的车路。问他父亲为什么不搭个便车。他父亲只是说,各有个的路。他走的是邮路就该走邮路的道。觉得有准头,觉得踏实。父亲说像他这样整天的想着投机取巧,就什么路也走不好。个人有个人的路要走,别人的路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安心的走好自己的路,心里就踏实。父亲说他也不想站在马路边上讨笑着让人载他一程。大家都有自己的尊严,人不求人一般大。这就是山里人的骄傲。
电影里我看到最多的就是等待。山里的五婆坐在破旧的门槛上等待着她孙子的来信。虽然她孙子从来没有写过。半月桥上望眼欲穿的等着丈夫父亲归来的妻子和儿子。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前的那个臭小子已经比父亲还要高,从前那个青春年华的妻子早已两鬓斑白,还有那个心心念念的赶路人,早已不似当年那样英姿焕发。父亲问儿子是不是喜欢那个侗族姑娘。他说她是不会娶山里姑娘的,不是嫌她穷,也不是嫌她见识少,老土,而是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出了大山,一辈子想家??????岁月在等待中飘然而逝,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事情,但是等待却从未停止。
走得了大江大河,却不一定能把小溪走好。夏日也要到了,但是山里的水还是那样冰凉。他父亲说不然他的腿也不会落下毛病。他背着父亲过河。多少年前,他也曾把孩子架在自己的肩上,走在路上,幸福莫过于此。但是这次他流泪了。许是感动了,看着儿子已然长大成人,是一种欣慰,现如今又伏在儿子的肩膀,作为父亲,他是满足的??????
我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家门前们后都有一条小溪。冰雪刚化,清冽的小溪水就点点滴滴地流啊流。岸边长满小草和野花。我会光着脚走用石头连起来的桥。站在溪水里,听着风声,里面有鸟叫,有水声,也有自己的心声。看着不断流着的水,我也会想问一问,为什么水从来都不会断。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最终会流到哪里去。后来听人说,地球是圆的。它们都是从海里来,最终也会流到海里去。到了傍晚,夜幕降临,借着月色,我会和玩伴折好小船,里面点上一截蜡烛,学着电视里演得那样,看着光随着水流走。在放船之前我们还会许愿,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到远方,并且河神能够成全。闭上眼睛“一愿家人身体健康,二愿自己读书厉害不要挨骂,三愿世界和平,不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现在想来也是好笑。除了第一个愿从未改变,其他两个已经不再会去关心。
当我写这个的时候,也想起了家乡的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这份感情无以为报。我总说不要为我担心,但是老妈还是一样。爸爸总是不说话,但是我也知道,当我转身的时候他也是有些不舍的。爸爸喜欢喝酒,一遇到伴就会喝醉,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不是给我说话就是睡觉,爸爸血压有些高,喝多了会头疼,现在想想,我却从来没有在他喝醉回到家的时候端上一杯热茶,也没有在他觉得头痛的时候给他按按,只是坐在一边对着电视,眼睛瞄着爸爸的一举一动,揪着心。老妈总是背着爸爸跟我骂爸爸,时间久了我也听得烦,但我还是不会走开。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听老妈唠叨就没有人会听,我希望老妈能发泄一些,让她心里舒坦,至于我,听着难受就当耳旁风了,也不搭理她。
爸爸离不开酒,他觉得没有酒生活便没有意思。平时在他忙的时候会唱上两句“朝花夕拾杯中酒??????”也喜欢很多关于酒的诗句。酒便是他的另一个朋友,在他一个人的时候。
现如今我早已离了山那人,就算再回去,也不是当年模样了。就像课本里说的,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照常升起,但已不是昨日。就像孩儿已经长大,就像青丝变成白发。
今天外面风很大,我想对着风说几句话,希望它带走,吹到远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