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给自己治病

自己给自己治病

的颅散文2025-09-19 18:56:58
盛夏时节,春韵向大地铺洒的余辉,依旧做着诠释生命的活力。如是,绿更为浓;阳光更为近;生迹更为蓬勃。我们的情更为深厚;我们的心更为清明。然而,我们随夏至的足迹,走向隽永的时刻,总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恐惧。犹
盛夏时节,春韵向大地铺洒的余辉,依旧做着诠释生命的活力。如是,绿更为浓;阳光更为近;生迹更为蓬勃。我们的情更为深厚;我们的心更为清明。
然而,我们随夏至的足迹,走向隽永的时刻,总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恐惧。犹如面对一场骤然而至的雷雨。尽管,在我们的生命当中,遇到无数次的情景。但还是有陌生感和规避它的自然反应。如此情况下,再由一些黑色势力的推波助澜。它更是肆无忌惮地在我们心中成形成魔。并且,最终占领心灵的一块圣地。
我们一直都不知道它的行踪。就无法考究它的出处、来由,以及诉述它的轨迹和习性。但我们可以肯定它的存在。倘若我有这个特权,暂且管它称作心病。
心病的特点:无影无形,却又无所不在。最重要的是它伴随一切新生事物,寄生于它们的阴暗面。
心病像是住在阳光背后的人。嗜好是谩骂与讥讽,如果你走在大街上,总会看到它们追着别人议论纷纷。可当别人回过头来,它们就会露出无辜的笑容。
国人的骨髓里透露出一种惰性,正是心病的一种表达。
不可否定的是。这种惰性为日益浮躁的社会带来福音,因为它或多或少的消减了我们长期郁积的暴气和怨道。但它常常使人产生期待与观望的态度。从而,让人不善思考,面临情况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期盼一个英雄级的人物出现。横扫千军,扭转乾坤。于是,就有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绝世名哲。可是,我们要明白。大众才是英雄,没有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是不会有培植英雄的土壤。什么是时势造英雄。最基本点还是落在大众及每一个会呼吸;有心跳的人手中。
恰恰是这些说了百年、千年的老问题。当今社会依然是不改其性。比如说我们常常念叨的尊老爱幼。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绝对是中华儿女的耻辱。为什么如此说,从字面理解,我的阐述是尊重年纪大的人,或者说尊敬老前辈,爱护小朋友。那我要问了,我们为什么要尊敬老前辈?是因为他们的学术水平比我们年轻人的要高吗?还是他们的“性”前多了一个老“子”或者他们的“性”后多了“钱倍”。也许,他们真的值得我们去爱。但我认为这已然是溺爱,是我们这些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后辈的一种奢望。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老前辈?是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得到我们充分的尊重和爱。要说幼我们比之前辈算幼,要说幼我们怀有小朋友的幼心也不曾蜕变。可就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这么说来,尊老是一种补偿;爱幼是一句空话。尊老爱幼就是一个笑话!
尊老——爱幼,中间的空白才是一生最美的时刻。在将来,我们再也不想倚老卖老,更不想被人叫作老前辈。因为要爱就趁年轻。
人们对待后起之秀,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上尽显其惰性。可是,只因惰性而养成不好的习惯,以及造成不良循环。结果是对新生事物的恐慌。只因推三阻四,而对人才的冷漠。这绝对是中国永久以来未解决的人情问题、世故绝症。也就是心病。
同时,有了这种情况。使得我们在科学上;事物利用上;情感上都得到极大的浪费和损失。
在世间要做好一件事情,真是不容易。我们不仅仅要付出很多,而且还要亲眼看着付诸心血的一大部分都是白流的。就说我们在说话时,先圆和气氛,再由浅及深地步入正题。这就是借力使力,俗称人际关系。在文学上,我们讲究铺垫和伏笔。在情爱上,我们讲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原则。
除去生活中的五味杂陈。如果,我们还能够洞悉天机;我们还能够寻着睿智的情感。那就可以说,我们已然非凡。如是,佛说,你只需再迈出一步,便进入天堂。可是在这之前。我们还是一个肮脏的动机,伪善者的面孔。我们只留得生平最恶毒的言语,来平衡人性中的亢奋情绪,这就是人生。总是扮演着各类角色,今天是魔鬼,明天便成天使。
在每一个种族与群体的思想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机理。也许,是文字或者语言,使得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传播得以迅速实现。
显然,我亦是众生中的一份子,于是被感染也成自然的。
我想了很久。最终确定自己也有心病。因为我再也找不出一个词组,可以解释我当下的精神状态。
敢闯敢干,对于我这种有心病的人来说。太不实际和保险了。首先要自晒,我的病症是敏感。这是使人徒增忧伤的种子,只要有一丁点的灰尘和水份。就会长成大树。试问在这滚滚红尘中何处无尘埃,何处无血汗。触动心坎是一定的;潸然泪下是必然的。感时伤世吗?索性,让彼此遗忘,将爱封存。
在美满的月光下,我总是感怀一丝幽怨糜音。如是,有人就说我不养眼。像疯狗一样到处咬人。结果,舞文弄墨被质疑。然而,从未出门,却已踏足千山万水;虽未老,却已尝尽生活百态。因为我们总是带着迷离的眼神,踏着沉重的步子,从一篇繁琐的文字里走来。它们好似生活的调色盘,我们将情感放进去,就成了美轮美奂的寓言。每一次走出来,就是百年人生。
可是,我们虽经历如此之多。却只换得一句好,这也是梦想吗?其实,初中的时候。自己还是很有才的,那时虽已然是一种不爱说话的毛病,可是谁说不交流就没有感情;谁说不动作就没有人缘。瞧!班上的人对我这个木讷的小诗仙亲切倍加。就连老师也待见我。一个最不会说话的人居然成了班上的名人。这是我朋友对我说的。我倒不以为然,于是那朋友问道,名人不好吗?我说我怕走上一条不归路。需知,平平凡凡才是真。
现在大学毕业了,正是为家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可是,我还是对一些事放不下。比如曾经的一段心灵创伤,也有对未来的疑惑,对社会的不解,想过一些生生死死的问题。如是还在世上瞎混,竟未给家里添一分钱。结论是本不该如此,却还是很窘困,这恐怕不仅仅是当代年轻人自己个人的问题吧!
本末倒置,这却也是我存在的问题吗?有人说自己被埋没了,而我要说,你如果真的有才,就可以改变世界;倘若不是,那就让世界改变你。也就是说,人生中不必要有才,但一定需要生存;人生中不可以没有人际关系,但可以没有一个朋友。
因为生活在走,世道在变,人性更是朝令夕改。我们无法为情事打分;更无法将其写入宪法。说你必须爱她,并要求到某种程度。然而,可悲的是,我们往往用痛来感受生活;用恨来表达爱。可气的是,有人认为这是天性。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强词夺理、以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