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难品

好茶难品

囊缩散文2025-08-24 21:17:15
不知道专家看到这一标题会作何评论,但我知道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感叹,品茶有九难[①]。我的这篇文章是结合自己的经历,从一个普通喝茶人角度写的。说起来,我与茶的缘分已有半个世纪了。在这漫长的半个世纪
不知道专家看到这一标题会作何评论,但我知道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感叹,品茶有九难[①]。我的这篇文章是结合自己的经历,从一个普通喝茶人角度写的。
说起来,我与茶的缘分已有半个世纪了。
在这漫长的半个世纪中,喝茶大都以解渴提神为主要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喝茶从过去的解渴提神型慢慢转化为现在的品味享受型。如今,自己肩上担子轻了,工作压力小了,偶邀三两好友,找个僻静处,坐下来泡一壶清茶,细品慢饮,谈天说地,不失为一桩人间美事。
我的体会是:喝茶,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挺复杂。
处于温饱阶段,感觉口渴,投把“炒青”[②]冲一壶,端起茶杯,一仰脖子“咕噜咕噜”几下,既补充了水分,又消除了疲劳,最简单不过了。那时,茶是作为一种解渴提神的饮品而存在的,虽然日常生活须臾离不得,但熟视无睹,从未认真细究过。陆羽曾说:“荡昏寐,饮之以茶。”显而易见,茶的最基本的功效就是提神醒脑。
步入小康社会以后,茶的功效有了新的扩展,讲究也越来越多。一杯好茶,要悦目、爽口、清心、有美感,色香味形俱佳;茶具最好选择宜兴紫沙的,大气、幽雅而别致;茶叶自然上档次,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蒙顶、普洱、君山银针、铁观音、大红袍等等;喝茶环境须优雅,看得到绿色,听得到鸟语,闻得到花香,安静宜人;外出喝茶的,约几位好友一同前往,可以兴致所至,无所不谈;在家独饮的,最好来点音乐,愉悦心情,让自己的思绪飞扬。
喝好茶犹如一项系统工程,要兼顾方方面面,其中较难把握的大概有三项:心境、泡制和品尝。
茶不同于其他饮品,它产自山间地头,与清风明月云雾为伴,得大地自然之精华,现代人在都市生活空隙里泡的不只是一杯茶,更可能是一份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心境。因此,泡好茶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淡化功利,驱散俗气,远离喧嚣,保持宁静。用这样的心态泡出来的茶,恐怕会更多几分和谐与诗意,才能充分与茶的自然本性相契合,也容易使喝茶人体会到其中隐含的纯净和喜悦。而处在工作快节奏、繁华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向往功名,看重物质,要保持这种平和的心态,追求清高出世的精神境界,难度可想而知。
好茶必须好水配,水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茶本身。《茶经》中说,最好的水是乳泉,石池次之。又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乳泉、石池水难得。虎跑水水质清澈,富含矿物质,属山水中的上品,所以,龙井茶应选用虎跑水冲泡。家乡的山泉水,甘甜凛冽,连茶垢也极少。掌握泡茶的水温也非常重要,涌泉连珠、腾波鼓浪太老了,最好是一沸,即现鱼目,刚出声,此时水温在80℃上下。冲泡前,需先将茶具预热一下,放入茶叶,然后,注入少量水(乡下人称之为茶头),待二三分钟后再逐渐斟满。
茶叶的品类繁多,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莲蕊、旗枪、雀舌、毛尖,“雨前茶”、“明前茶”等等,品牌、等级、时间、产地不同,质量差别悬殊,消费者按各人喜好,选择自己中意的。一般来说,北方人口味重一点,喜欢喝飘着浓香的茉莉花茶,而南方人则不同,喜欢喝清纯淡雅的绿茶,各有所爱,各取所需。习惯成自然,人的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改变。但我想,从保健角度看,如条件又允许的话,不妨过一段时间换个口味,不要一类或一种茶喝到底。
茶的品质优劣,取决于茶的品种、土壤、气候、水质、树龄等等诸多因素,除此以外,茶树的生长位置也有很大关系。在家时,父亲常说,生长在山脊处的茶树,茶汁最浓,三开都吃不败。原因是它顶酷暑,御严寒,风吹日晒,久经考验。
茶叶最怕受潮,于是,茶客们想尽办法保存,譬如将茶叶分成若干小包,用铁桶、焊锡罐、玻璃瓶密封,再辅以生石灰、干燥剂防潮除湿。但无论采用何种办法,总要打折扣,难保茶叶色香两全。现在好了,生产商、茶农或经销商使用真空小包装出售,消费者买来后只要套个深色塑料袋,放入冰箱冷冻层即可,随用随取,时间再长,亦基本与新茶无异。
比较讲究的茶客,泡好一杯茶后,首先要观赏、闻香,然后,呷一小口,让茶汁渗遍整个舌苔,全面接触味蕾,接着,一边海阔天空地聊,一边慢条斯理地品,这样才富有情趣。喝茶不能操之过急,尤其不能常饮刚冲好的沸水茶,否则,迟早会得病。我有一亲戚,就是喜欢喝热茶,而且越喝越烫,碰到稍温一些的,就不过瘾,久而久之,结果患了食道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倾向于过简单健康的生活,喝茶也如此,因为我觉得最高的生存方式是尽量去掉那些附加的、多余的成分,像古希腊人那样贴近生活和生命本真,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我相信,人生最低的档次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的境界是返璞归真后的平凡,它符合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亲爱的读者,你信吗?
[①]是指“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②]乡下人的土制茶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