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我以生,息我以死
自12月11日子夜,从北京匆匆赶回郑州之后,一直在医院陪护儿子。因为治疗需要,14日上午,儿子从就读的高中对面的一家医院,转入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病房。眼科病房在21楼,从窗口望下去,看不见地面
自12月11日子夜,从北京匆匆赶回郑州之后,一直在医院陪护儿子。因为治疗需要,14日上午,儿子从就读的高中对面的一家医院,转入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病房。
眼科病房在21楼,从窗口望下去,看不见地面。
同病室住着65岁的徐老太太,很巧的是,徐老太太与我妻子是相距不到二里地的老乡。因此,妻和她很快就熟悉起来。
徐老太太的老伴儿10年前就去世了,她如今又患了急性青光眼,5个女儿很孝顺,轮流到医院伺候她。看得出,老太太尽管寡居十年,但生活得很知足,也很平静。
儿子住进的那间病房,是“注射室”改造的,在21楼的尽头,靠东墙大玻璃窗的位置,空着一张病床,是48号。儿子转来那天,我一直很奇怪的是,48号病床的床头柜,挂着一把很大的铁锁;床头柜上,竖着一个灌满水的暖水瓶;床下边,规规矩矩地摆放着医院统一派发的一次性脸盆、痰盂饭碗等等——好像是有人住着,但一整天都没见人来。问徐老太太和她的女儿,母女俩马上一脸寒意,缄口搪塞着,似乎不愿意提及那位病人。
当天下午,一名医院的勤杂工,拎着一个工具箱,来到病房,把每一扇窗户的推拉窗都固定得最多只能打开十多公分的空隙,连病房附带的卫生间那个很窄小的窗户,也照例封上。
我很不解,问那位勤杂工,他憨厚地一笑,只说:“领导要求的,俺也不知道。不光是你们这儿,整座病房大楼的窗户,都这样。”
看到我们很诧异,徐老太太终于忍不住了,她和她的女儿,断断续续地给我们讲了关于48床的故事——限制每间病房推拉窗只能开十几公分,就是因为48床的病人!
——就在两天前的深夜,“48床”在这间病房的卫生间里,打开窗户,跳进了楼下深不见底的黑夜里!
“她才55岁啊,比我还小10岁。是个刚退休没多时的老师,每月有两千多块的退休工资哩。而且,她有四个孩子,还有老伴儿。多好啊,为啥就想不开了?”在徐老太太看来。“48床”与她自己相比,是根本没有理由自杀的。徐老太太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而“48床”儿女双全;徐老太太的老伴儿10年前就去世了,只留她一个人在独捱余生,而28床还有老伴儿陪着;徐老太太一辈子没有工作,晚年全靠五个女儿奉养,而“48床”每月两千多块钱的退休工资咋着也够她自己花的……
徐老太太和我、和我妻子,说了几乎一下午关于“48床”跳楼前后的事情。根据她断断续续的叙述,我逐渐理清了关于“48床”生命结束前后的一些片段——
“48床”是我儿子转院前两天、也就是12日下午住进这间病房的,病因和徐老太太一样,也是急性青光眼。根据我了解的常识,这本来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但“48床”缘何就在当天夜里跳楼了呢?
根据徐老太太的叙述,我还了解到,“48床”四个儿女,在她入院当天都没来。陪她到医院看病的,是她的老伴儿,但当天晚上吃过晚饭,她老伴儿也回家了,把她一个人留在了医院里。
当时,徐老太太丝毫没看出“48床”有什么异常。她在傍晚十分,还到别的病房找一个估计是她的熟人的患者,聊了半下午的天,并且和老伴儿出去散了一个多小时的步。但到了夜里,便开始烦躁不安。她因为患有糖尿病,不一会儿就要上一次卫生间。为此,喜欢安静的徐老太太一直到后半夜,还被她打扰得迷迷糊糊地睡不着觉。这中间,“48床”找护士要了一次安眠药,护士给了两片,她服后,仍无法入睡,再找护士要,护士拒绝了。于是,“48床”就一直躺在床上,除了叹息,不再在房间里走动了。病房里所有的灯,也都关掉了……
大约凌晨4点钟左右,徐老太太被惊醒了——是警察和医院的医护人员把她惊醒的,连医院的领导都来了。
——徐老太太和陪护她的大女儿,后半夜一直在睡梦中,她们根本不知道“48床”是在什么时候从她的病床紧挨着的、卫生间的21楼窗口跳下去的。
一个在徐老太太看来,要比自己幸福很多的生命,就这样在谁都不知道的深夜,从空中陨落!
徐老太太时不时地提及“48床”,时不时地把“48床”与自己比较一番,越比较,她就有越多的不理解和迷茫。她叹息着,惋惜着,也痛心着……
“好好的一个人,咋说没就没了?”徐老太太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句话,像是在问我们,也像是在自言自语。
而我在静静地听着徐老太太以及她的女儿和我妻子凌乱的叙述和议论中,脑子里却一直在想着老子的一句话:“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赋予我形体,用生促我操劳,用老让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对生,我们要善待,就算死,也要去善待它。
人有一生,固然必有一死。无论你这辈子怎么过,辉煌还是卑微,畅达还是曲折,人生终究不过如此。“夫大块载我以形”,不过是上天给了你一个皮囊,让你以黑白丑俊的各种模样,到天地间走一遭罢了。这是身不由己的。但是,从你初生那时开始,就还要在尘世间“劳我以生”,你在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无论身在庙堂,还是行走市井,都会遭遇七情六欲、是是非非,一辈子都要拼搏与辛劳。基督教说人一生下来就有“原罪”,就必须受苦、必须终其一生去“赎罪”。佛教对生死也有强烈的出离心,佛教认为,人生老病死就是苦,生下来就是苦,要不苦,就要行善修行,最后涅槃,到极乐世界,才能脱尽世间一切烦恼。而庄子又说了,“佚我以老”,人老了,还是需要“安度晚年”的,要清闲淡漠、悠哉游哉地活下去的。只有等到大自然“息我以死”的那一天,你才能把世间一切都放下来,与世长辞,真正地“长眠”着,永远不再“劳我以生”,永远地安息——安安静静地休息。
在庄子看来,这样就与天地合一,完全回归于“道”了。
庄子接着说:“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者”无论荣辱贵贱,都在尘世间披着自己的那副皮囊在走自己的路,因此要善待人生之路,不能因为“劳我以生”,辛苦屈辱,就怨天尤人,自卑自贱、自暴自弃;当然也不能因为命运顺达亨通,就忘乎所以,飞扬跋扈,数典忘祖,不知道自己是老几。即使是很不幸活不下去了,也要在死之前,把一辈子的事情安顿好,把一辈子的希望和失望、憧憬和理想,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