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湿地游

沙湖湿地游

余蔬散文2025-11-19 10:54:32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这句民谣流行全国。没有夸张,它借助了歌剧《洪湖赤卫队》,借助了《毛泽东选集》,所以一路流行。现在,沙湖利用水乡特色,开展生态湿地保护和旅游,令游人眼界大开,心旷神怡。我是尽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这句民谣流行全国。没有夸张,它借助了歌剧《洪湖赤卫队》,借助了《毛泽东选集》,所以一路流行。现在,沙湖利用水乡特色,开展生态湿地保护和旅游,令游人眼界大开,心旷神怡。我是尽兴而归的游客之一。
从仙桃城区南行35公里,就是沙湖镇。沙湖湿地,出镇区南行2公里即到。湿地入口为石山港闸,一艘崭新的汽轮停泊在这里。
按理说,今年,整个江汉平原降雨量都不大,沙湖这地方哪里来的这么多水呢?据镇里陪同的人员介绍,沙湖的水,来源于长江和东荆河。每到夏秋之季长江涨水时节,江水便通过没有阻拦的长江口,倒灌进入沙湖;沙湖境内的东荆河,则接纳汉江下泄和潜江、仙桃两地的雨水。倒灌水和下泄水会合,给沙湖湿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地肥水美之地,非常适宜开展生态湿地游。
出闸口南行约2公里,到达东荆河。东荆河是湿地游的核心路段。一路上,满眼是绿色的河水和芦苇。氤氲的天空下,雾蒙蒙,水苍苍。突然,河道旁边出现了一座砖瓦水泥建筑的楼房。我们决定到水上人家看看。
也许是很久没有外人来的原故,一条狗用它的狂吠迎接我们。接着出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她对我们笑脸相迎。楼房是一间两层的房子,上下两层有10多个房间。房子四周的地面上,大多长满芦苇,只有少数地方种着豇豆、辣椒之类的蔬菜。除了狗,没有鸡鸭等家禽。我们说,养一些鸡鸭啊。妇女说,不行啊,黄鼠狼、狗獾、野猪多得很,鸡鸭不能养,养也是给它们养的。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我们也知道保护它们的重要性,不能打野生动物啊。
他们以种植为主,蔬菜多得不得了。吃不完的豆豇和茄子,晾晒在竹架上;鲜红的野山椒,翘立在枝头;两间空屋,满满地堆放着冬瓜和南瓜……哈,还有用簸箕装着晒的小虾和小鱼。女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用“迷魂阵”捞的。这也是他们今年第一次捞的小虾和小鱼。现在刚到长江退水时节,他们把那种有大小网眼的“迷魂阵”随意置于湖里,逆水而上的鱼虾就会钻入其中。她说,沙湖湿地游,很多游客喜欢自己捕鱼。捕鱼很有趣呢!
湿地是芦苇的天下。芦苇,不需要养护,春夏时自然生长。冬季,人们来收割。收割后的芦苇,就堆放在河边,待到第二年涨水时,武汉的造纸厂调大船来运走,作为造纸的上好原料。芦苇的天地里,一年四季美不胜收。水退后,钻芦苇荡更是浪漫啊。
沙湖镇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集镇。唐朝伟大诗人李白曾来此游玩,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游沙湖》,涌现出了李绂藻大学士等名人,更有享誉全球的沙湖盐蛋、沙湖豆皮等名牌农副产品,只是近些年由于交通不便显出了老态。镇委书记陈华军觉得,现在是沙湖发展的大好时机,而已经通车的仙汉公路把沙湖与仙桃、洪湖、武汉联成一体,到沙湖旅游十分便捷。红色游有红军坝,乡村游有万亩湘莲,生态游有沙湖湿地,考察游有魁星阁等,游玩、吃饭、购物、休闲都颇具魅力。负责精神文明的镇委副书记邹琴说,沙湖女子生得好,人美嗓亮会唱歌。拉起一个歌舞团来,也可是沙湖一绝。演《洪湖赤卫队》韩英的王玉珍,就是沙湖的。
在办公室坐久了,有机会,我还去沙湖湿地,让心灵得以放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