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节”冬至的菜谱

“活节”冬至的菜谱

昏旦散文2025-10-13 15:32:28
冬至与清明一样,在农历之二十四节气中,都没有固定的时日所以叫活节。今年的冬至在公历12月21号。《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过了冬至,阳气回升,白昼一天多一点,节气又开始回升循
冬至与清明一样,在农历之二十四节气中,都没有固定的时日所以叫活节。今年的冬至在公历12月21号。《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过了冬至,阳气回升,白昼一天多一点,节气又开始回升循环,是个好日子要庆贺来表示一下。眼瞅着日子一天天临近,不免让人琢磨起吃啥呢?
小时候不喜欢这一天。老妈细火久炖的猪脚里,偏加入许多所谓的补药,还硬说得先喝药水散寒,方能食用。我小心地避过那些块茎枝蔓,企图找一点单纯肉香的食物,亦是枉然,不免嘟嘴抗议道,干嘛要在肉汤里加药吃嘛?老爸却微笑着说,好,这个冬天不会冷了。
长大点,读了点书,知道老爸这样做可能是记念医学前辈张仲景。的确,南阳医圣曾在冬至那天搭起医棚,以方剂“祛寒娇耳汤”入食谱救治冻饿灾民。但在熬祛寒肉汤之外,做成的主食可是“娇耳”——即如今的饺子雏形。
于是对老爸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今年冬至吃饺子好不好?老爸笑笑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想吃饺子?可以啊,只是——话音未落,我连忙追问,啥?你来做吧。晕哦,我哪会呀?于是,这一年的冬至,家里又是一大锅猪脚补药汤。
实在不喜欢秦归的味道,后来我买了个饺子模具,开始学做饺子。和面,擀面皮,剁馅,模具一合上,边上有铰形花纹,虽然扁扁的肉不多,还行。当机制饺子皮问市,老妈和我以多种手法包饺子,就取代了模具。从此冬至节有了新花样,但老妈还是会熬一锅猪脚补药汤。
再后来,才真正知道,伴随冬至的吃文化岂止是补药汤和饺子这么简单。
北方冬至会吃“馄饨”。因为汉时匈奴骚扰边疆,百姓苦不堪言,对其主帅浑氏和屯氏恨之入骨。是年冬至有位厨师用肉馅和面皮儿裹成角儿,取“浑”与“屯”的谐音,称是“馄饨”(类似我们的“抄手”)含恨分食。久之流传,“冬至馄饨夏至面”就成了当地的俗语。
近海的地方吃“赤豆饭”。传说古时共工氏有一子,生前无恶不作,死后成疫鬼于冬至节祸害百姓。但不知为何独惧赤豆,说是一闻到赤豆的味道就退避三里,于是家家户户就在这天吃赤豆饭驱鬼避疫。后来还加入糯米、红枣,桂圆等延习至今。据说,现在朝鲜族冬至节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人要喝“赤豆粥”。
江南一带喜吃汤圆并不只在元宵节。冬至前昔,已然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的做法天下大致相同,唯独冬至节的汤圆需加赤豆沙与芝麻油,大意是芝麻花开,求节节官升;赤豆汤圆,保家家平安。
也有人要吃狗肉。不单因为狗肉热性,驱寒物中首屈一指,更为记念汉高祖刘邦。他曾在冬至食过樊哙亲手煮炖的狗肉,因其香无比而盛赞为“香肉”。今人还加羊肉求热效。
闽台民间更是看重冬至节。他们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外出的人如果不回来,就是不认祖归宗,所以冬至是家人们团聚的节日,对吃倒不是特别讲究。
林林总总,点数中华上千年冬至文化,我依然不能知道,今年冬至,吃啥呢?
与老爸老妈分离后,近几年走动愈加减少,心中难免时时挂念。也许趁这个冬至是周日,就去重温一回猪脚补药汤?但两位老人家年岁已高,怎忍心让他们操劳。不如展现手艺,做一些上好的肉饺和素饺带回去孝敬?
一念至此,不觉停键。女儿跑过来瞅瞅问,妈妈,什么是冬至?赤豆饭好吃吗?
哦,也许我应做一餐赤豆糯米饭,同时让她知道关于冬至,关于中华的民俗文化?
正迟疑间,老公欣然道,正好那天有空,咱们带食材陪你回娘家吧。炖补药,包饺子,再弄点赤豆饭,大伙儿好好过一回冬至!
好啊!女儿鼓掌欢呼,我不楚展颜微笑,仿佛已尝到“活节”冬至里,香气补鼻的饺子,热气腾腾的补药汤,以及红靓绵润的赤豆糯米饭,还有,我那老爸老妈,久违的笑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