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都坪

走进四都坪

金谷妓散文2025-03-22 08:29:35
对比地理坐标,四都坪离我们并不遥远。从市区前往四都坪的公路很短,很短,只有六十五公里,喝上一壶茶,或者吃上一顿饭的工夫,我们就应该抵达。残酷的现实是,我们离四都坪的确很遥远,山高水长,山重水复,山道弯
对比地理坐标,四都坪离我们并不遥远。从市区前往四都坪的公路很短,很短,只有六十五公里,喝上一壶茶,或者吃上一顿饭的工夫,我们就应该抵达。残酷的现实是,我们离四都坪的确很遥远,山高水长,山重水复,山道弯弯。弯弯的山道没有一个尽头,撕肝扯肺,让我们的触觉先是痛楚,后来就是无奈的等待,等待我们的汽车早一点抵达四都坪。最后,全身麻木,没有一点感觉。
穿越天门山麓,爬坡,拐弯,无休无止的拐弯和爬坡。在麻木的情绪里,我们终于抵达四都坪。站在逼仄的乡街上,打量一眼就能够望穿的高高矮矮的街道建筑,我就像一个远行的游子,终于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钢筋水泥构筑的冰凉世界,没有汽车尾气,没有烦杂的噪音,没有奔波和忙碌,更没有相互倾轧、算计、利用和勾心斗角。这个世界仿佛一下子停滞了,安静了。难得的清新,难得的静谧。我开始尽情地呼吸这乡野的空气,急促而又慌张,引发了严重的喷嚏,还有激烈的咳嗽。良久,我才控制住自己。可是,脸颊上的红晕无法立即褪去。我成了一个大花脸。
很快,我们的所有感官都被乡民和学生们的热情包围了,淹没了。长长的欢迎队伍,像一根细软绵长的面条,吮也吮不完,一直从乡街上绵延到四都坪最好最大的学校。学校是乡里的中心学校,初中和小学混杂在一起。说是最大最好,实际上只有三栋楼房,一栋是教室,一栋是学生的宿舍,另外一栋就是教职工的宿舍。都是砖瓦结构,盘踞在空旷的乡野,孤独而又寂寞。好在还有一个简陋的篮球场,让学校有了一些生机。不过,篮球场上,一个篮球架掉了半边篮板,另外一个只有两根木架,突兀而又倔强地挺立着,就像乡民不屈的脊梁,让人望而生畏。
我知道,这就是我童年的影像生活,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触目惊心。在老少边穷的桑植,十万大山深处,很多这样的学校连篮球场都没有的,很多学生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篮球这个概念。而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生命中的所有青春时光。置身在四都坪中心学校,这样一个人生履历的现场,我有一种迷离错乱的感觉。过去和现在,恍如隔世,又叠加在一起,呈现在眼前,让我真假难辨。李文锋,胡家胜,李稔香,符玮,这不是简单的名号和字符,这是活生生的长者,一步一步,从四都坪的重重大山,走向了山外的世界,走向了人生成功的彼岸。虽然艰难险阻无以复加,虽然风霜雨雪相伴左右,但心中的信念永远不倒,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兀兀穷年,从不言弃,直达理想的圣殿。我,肃然起敬。为了亘古不变的大山,为了充满血性,从不服输的这些四都坪子民。扶贫助学仪式上,金克剑,这位仗剑远游,行走天涯的本土文化大师,说出的话振聋发聩: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精神的贫穷,才真正可怕!只要我们拥有坚强的信念、不屈的脊梁,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磨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半,回望来时的路,我为自己的坚持感到自豪。而此时,凝视每一个学生天真无邪的眼睛,凝视每一张虽然稚气但是灿烂一片的面孔,凝视一件件破旧然而干净的衣裳,我情难自抑。我真想在四都坪中心学校空旷的篮球场上嚎叫起来,或者拥抱着这些可爱的孩子痛哭一场,哪怕鼻涕一把泪水一把,哪怕声嘶力竭,气断声绝。人生的道路的确很长,没有信念,没有理想,没有鼓励,没有关心,没有情感的抚慰,就根本没有任何办法继续走下去啊。我庆幸,这么多年,我得到了无以数计的赞扬、鼓励和安慰。所以,当我们回望人生的来路,我们不能说不堪回首。千万不能。没有不断转换的人生支点,我们永远都站立不起来,也永远不可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帮扶,联姻,联欢,聚餐,采风。每一个活动的细节,我都让这些感受切入肌肤,直达骨髓。
四都坪的夜晚是寒冷的,但我的心里是火热的。四都坪,只是静静悄悄地,安然地矗立在大山的腹地。可是,在我的心里,她不仅是我的故乡,还携带着我,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我回到了童年。繁茂的植被,潺潺的溪流,绵延不绝的大山构成优美的线条轮廓,撞击我的心灵。清香的野山葱,金黄的土家腊肉,醇香的米酒,与乡亲们的热情一起,构成这个世界上威力最为巨大的“糖衣炮弹”,一击即中,让我立马倒地,迅速地进入沉沉的梦乡。
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动身,需要含泪离去,去追赶山外的风景,人生的风景,更多的风景。在我们的心里,四都坪永远都是生命的发源地,永远都是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都是心灵的驿站,永远都是在倦怠、疲惫的时候进行放松和舒展的最佳去处。
常回家看看。我对同行的人说。会的,一定会的。大家异口同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