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下的思索

“马踏飞燕”下的思索

点数散文2025-04-13 01:01:23
前两年,看了一部香港“无厘头”影片,里面的搞笑场景笑过之后就忘了情节,可是剧中反复说到的几句台词却留在了心里,如鱼刺哽喉。眼花缭乱的古装戏,并没有给人多少美感,可是它却提到了“马踏飞燕”,说它是于陕西
前两年,看了一部香港“无厘头”影片,里面的搞笑场景笑过之后就忘了情节,可是剧中反复说到的几句台词却留在了心里,如鱼刺哽喉。眼花缭乱的古装戏,并没有给人多少美感,可是它却提到了“马踏飞燕”,说它是于陕西西安出土。这让生长在出土“马踏飞燕”土地上的我,有些愤愤不平了。
说起西安,无人不知晓,闻名遐迩的古都,秦始皇陵的所在地,那震撼世界的秦兵马俑是世界奇迹,人类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祖籍秦人的子孙,每每当别人提起,心里都觉得非常亲近。可是,跟随父母迁徙至此的我,依然热爱着河西走廊的山,河西走廊的水,河西走廊的风情,河西走廊的文化。
提起古凉州,人们会立刻想到三国里面的人物,大家对马超、马岱、马腾,人们都不陌生。可是说起古凉州擂台湖下,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的“马踏飞燕”“铜奔马佣”以及“铜战车”,恐怕了解的人并不太多。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马踏飞燕”,“马体态健美,昂首扬尾,张口嘶鸣,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法向前奔驰,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回首,支撑着奔马,并成为器座。马头小而俊朗,脖颈长而弯曲,前胸宽厚,躯体粗实,臀部浑圆,四肢修长,完全是通常所说千里马的标准,又是当时人们相马的示范。奔马蹄下踏的飞鸟,展翅欲飞正惊愕地回首反顾,恰恰与微微左倾的马头相呼应,一切都发生在瞬间,却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像空间。”“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迅疾的飞鸟衬托奔马的神速,不仅造型生动活泼,而且巧妙地使奔马的重心集中在蹄下的飞鸟上,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最后一次参观擂台墓是二零零二年的八月间,陇南的一位同学一路沿着河西走廊西行,考察和观摩工作。工作结束后,在返程时将能联系到的同学聚到了临市武威。那一天,同学们兴致盎然的去了武威海藏寺,逛了文庙。最后,大家迫切的还是参观擂台墓。
擂台墓在擂台湖的中央,擂台是泥土夯筑的高台。周围的湖水早已干涸,只是高大的柳槐环顾四周,虫蛀过后树洞流着黑色的液体。周围的居民已经搬迁,周围建成了一个大大的充满了现代气息的广场,休闲和过往的人络绎不绝。而擂台墓,门可罗雀,参观的人并不是很多。售票处,窗口半掩着,叫了半天售票员才懒洋洋的起身,收钱后扔出几张票。
导游倒是很热心,说里面的文物已经送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里面摆设的都是赝品,进去就几个洞子。铁栅门前,狭小的洞口,大家鱼贯而入。临进入前,导游只讲了个大概。指着离竖井不远的一个缺口说,这个墓在被挖掘之前,就已经被盗过了。
墓葬由多墓室组成,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有左右耳室组成,相互对称。那些早期的盗洞就处在墓室中室的左侧壁和后室的顶部。
导游介绍说,发现古墓时,那些排列整齐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和铜奔马就陈放在墓葬前室的右耳室。
在这座墓葬的中室随葬有设计精美,几乎所有铜器用品都存放在这里。中室右耳室陈设有陶楼院和大部分陶器物品。后室比较小,是墓主人下葬的地方,一些被盗后残存的女人的装饰品说明该墓葬为夫妻合葬墓。非常符合我国古代墓葬的殉葬规律及“前庭后寝”的墓葬习俗的。
导游介绍,从考古发现来看,这座墓葬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但是,仍然出土了230多件珍贵文物。铜奔马身高为34。5厘米,长约45厘米,宽为10。1厘米,重约7。15公斤,它的形体要比这批铜车马仪仗俑当中的任何马都要大,据发现者讲,铜奔马在出土时位于整个铜车马仪仗俑队之首,气势非凡。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明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甘肃,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可是比起其他省份来,旅游业在很多地区还不是当地支柱产业,尽管有些名胜古迹年代久远,有些历史文化渊源留长,引起学术界学术纷争和轰动。可是它并没有给旅游业带来多大的效应。
比如,西汉甘露元年,一支古罗马远征军征战到今天的伊朗地区。兵败后,这支6000人的残军——古罗马军团历尽艰辛突出重围,流落到了这个地方,归顺了当时的汉朝政府。汉称古罗马为“骊靬”,故在此设“骊靬县”。汉政府赐罗马降人土地与牧场,以军垦为生。这片土地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最后归宿。古时候的骊靬人英勇善战,东晋时曾战败前凉大将和昊,威震陇右。后渐与汉民族和其他民族融合,为华夏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这里的遗民,很多是赫发碧眼,白皙的皮肤,高挺的鼻梁。村外,很多长方形的石头坟冢里,埋葬着战死沙场的无首残肢的古尸。一拨一拨的中外学者来这里考察来这里采风,过后一阵风消失。并没有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他们所期望的繁华和美梦。记得有一年中央电视台来采访,著名电视主播敬一丹的到来,着实让这里风光了一会。然而,那“骊靬”的故事,荡起了轩然大波,然后又消失了。“骊靬”古城遗址,用结实的铁丝网围了起来,世代村民圈牛圈羊的地方,变得冷冷清清,赶羊赶牛的村民绕道而行。
比如,甘肃景泰黄河石林风景区,发掘已经有十年,至今没有一家正规的宾馆。黄河边上的自然村落,迎接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国家确定的四A级观光旅游胜地,竟然就这样鲜为人知。在这里拍过很多影视剧,最著名的莫过于张家林导演,拍的《神话》,电视中那场面宏大的外景地,就是在黄河石林的周边地区。
当大巴走过山道,爬上山顶,眼前一片开阔,站在横贯山顶的铁索,没有一个人无不激动,无不感叹,手中的数码相机竟然成了玩物,无法拍下那宏大的场面,而心存遗憾。很多影视导演及艺人在这里看过后,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