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谍战天后”凿壁小妖面对面

与“谍战天后”凿壁小妖面对面

肇自散文2025-04-05 02:11:55
早几个月,小妖就神秘地对我说,12月可能去长沙,问我去不去见她。我想都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想坐武广高铁,是眨眼间就到。但答应之后,我就有点后悔。因为她为什么去长沙,我都还没搞清楚。如果人家是去看男朋
早几个月,小妖就神秘地对我说,12月可能去长沙,问我去不去见她。我想都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想坐武广高铁,是眨眼间就到。但答应之后,我就有点后悔。因为她为什么去长沙,我都还没搞清楚。如果人家是去看男朋友之类的,我无端端的跑去,以湖南人火爆的性格,喂我吃一顿老拳也是有可能的吧?
既然答应了,硬着头皮也要去吧。怎么说我也是半个湖南人,身上也是一半是火一半是水的。这世界谁怕谁啊?哈哈。
何况我已失约过一回。原说暑假与她同游祖国河山,也因我赶稿而没成行,弄得她成了一个独行魔女。
期间,她好几回说到去长沙的事,话语间都有种兴奋之情。但为什么去,她一直保密。直到11月底,她才将谜底揭晓:她的谍战小说《王牌潜伏》荣获第八届丁玲文学奖!她到湖南是为了领奖。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唉唉,她的谍战小说写得神神秘秘,想不到她在生活中也是这么神秘的!倒是我这个“特工之王”很马大哈一个!
便约定12月9号在常德见面!
丁玲是常德人,颁奖活动在常德举行!
他们住在芷园宾馆。我提前两天打电话过去订房,只订到了一间三人房,有点浪费,但可免了来回之跑,也就算了,没再去其他宾馆订。
与小妖的认识,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心然。去年上半年,因为同在新浪发表军事小说,编辑把我们分在一个作者QQ群里。女作者极少,加上她的Q名很有意思,不单是凿壁,还是个小妖。看了一下她的个人资料,写的是哈尔滨人。我虽在广东,却有不少黑龙江的好朋友。也许这个缘故,心里从对她的好奇,变成了一种亲切感。便在群里主动跟她打了个招呼。也许我曾经警察来着,喜欢审问人的“职业病”始终无法改变,大致“审”了她一番,得知她目前在佳木斯工作。
呵,这也太巧合了吧。二十多年前,我有一个诗友就是佳木斯教育学院的,通过好多年信。后来工作调动,也就再没有联系,眨眼二十年。
这关系一套,就打破了彼此的隔阂,渐渐成了朋友。
她是一个美术教师,2006底才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一口气写了《死亡性插图》、《谍影猎杀》、《魅影战争》、《王牌潜伏》、《染色体X的谍吻》、《风语暗杀》等七八部长篇小说,其中《死亡性插图》、《谍影猎杀》、《王牌潜伏》已由正规出版社出版,《魅影战争》参加第七届新浪原创大赛万部作品中也脱颖而出,进入复赛排名第11(比赛还在进行)。
这可真不得了。
像我这个专业作家,两三年时间所写的东西,跟她的也差不多。她可是业余创作的啊。心里不能不佩服。
我发现,她这么多部小说,除了《死亡性插图》不是谍战,其他的都是与谍战有关的小说。据我所知,能写这么多谍战小说的女作者,她应该是中国第一人,是一个完全彻底的“谍战天后”。
《王牌潜伏》(又名《谍版?色戒》),张爱玲《色戒》的原型郑萍如,乃是抗日英烈中鲜为人知的王牌女间谍。书中郑萍如鲜为人知的谍战历程取材于史料,主要描写1937至1945年间鲜为人知的烽火谍战故事,也是一部中统与军统合作,我红色特工与国民党间谍共同铁血对敌,在暗战生死场谱写的壮烈故事。
读了她的《王牌潜伏》,感觉她的小说有几个很独特的地方。
一是写实。单是前面那几单,就出现了很多真实的人物,像戴笠、郑介文、陈立夫等等,史料性极强。老实说,写实是很考人的一门功夫。这不但需要作者掌握较为翔实的史料,还需要作者拥有一双审度历史的目光,更需要作者在史实与艺术方面把握好分寸。因为写得过实,就变成了干巴巴的“史”,而不是生动活泼的“小说”;如果写得过于夸张、过于艺术,又很容易让人失去真实的感觉。
在这方面,小妖无疑是做得极好的。
像她笔下的戴笠,一出场,就不是一个凶神恶煞、像个杀人恶魔似的。当“魏大铭立即请示二处特务处长戴笠。
“戴处长,我们的班耐号暴露了!”
“怎么可能?”
戴笠立刻惊出一身冷汗”。
再往下,她描写的戴笠是“身材不高,脸膛黝黑,却很精神”,虽然是粗粗的数笔,却让人感觉到当时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的精神面貌。像这种外表的描写,小说中有不少,但心理上的描写,小说里头更多。像戴笠与徐恩曾、郑介文等人明争暗斗的心理描写,就写得很生动、很细致,使戴笠这个特务头子,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极富于立体感,显得十分的真实。
二是小说的画面美。
当初一读的时候,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小妖像在写电视连续剧。因为小说中的画面,就像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但她写的却是小说。
讶然之下,方知她是画画的,一幅幅版画水灵水现的。大学的专业学的也是美术。
这就难怪她的小说,为什么会写得那么的画面。
古人写诗,讲求的是诗中有画。往往一句诗就是一幅很美的画。
小妖也写诗。当然,她写的是新诗,不是格律诗。曾经动员她多写诗,好在她没“上当受骗”,否则我们将会少看了她后来的许多小说。
这个时代,是写诗的人多过读诗的人。
虽说令人忧伤,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可喜的是,小妖的小说,也是诗意盎然的。
回归正传。
看小妖的小说是如何展开画面的——
“此刻,他神色凝重地望了望布满阴霾的天空,转回头,正好遇到一双清澈的目光,那双眼睛是那么妩媚而清纯,从她的眸子里,看不到战争阴云笼罩下的惊恐和创伤,她仿佛是这个破碎山河中最后一朵淡黄色的玫瑰。”
这是郑天成第一眼看到李琳情景。
不过百把字,就将许多内容生动地浓缩在里面,为后面的行文铺下了基调。
这就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了。
通过这小小的画面,就让人隐约感觉到,郑天成的神色虽然凝重,天空也布满阴霾,但李琳的清澈、清纯,则是这破碎山河的一朵黄玫瑰。
这是充满希望的玫瑰。
为了进一步突出这玫瑰的象征意味,小妖又写道,“她双手拂动辫梢,闪动着眼睛,慢慢地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