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漫笔

端午漫笔

含怨散文2025-03-22 10:53:32
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双节纷沓而至,仿佛前者与自己并无关联,而后者因为假期的出台而让它变得有了些韵味。这两年回老家(婆家)的次数明显多了些,自从母亲走后,越来越害怕孤单寂寞的独处,也就越来越珍惜老家那份
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双节纷沓而至,仿佛前者与自己并无关联,而后者因为假期的出台而让它变得有了些韵味。这两年回老家(婆家)的次数明显多了些,自从母亲走后,越来越害怕孤单寂寞的独处,也就越来越珍惜老家那份暖意融融的亲情。
车窗外,金黄的麦浪随风而动,摇曳着丰收的喜悦;一片片浓密的枣树行,呢喃着夏日里的私语,缕缕花香沁人心脾。婶婆说,枣花很是香甜,她们小时候经常作为美味来享受的,我不免有些惊愕,只知道枣花能酿蜜,却从来不知道枣花可以这样直接食用。或许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吃的槐花,也曾被我们一串串的握在手里,像现在的孩子吃麦当劳,德克士一般的应心爽口吧。可是现在槐花依旧布满枝头,想儿子他们这一代就不曾享用过如此的美味。或许就像婶婆说的枣花一样,我不去说,儿子也不会知道那些灿若繁星的槐花还可以入口。
岁月的更迭,送我们的童年远走,而那些儿时的光影却永远烙在了心底。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不同的幸福吧。像婶婆她们这个年龄的人,是最懂得苦的味道的,可是她们却也能在那些苦日子里打捞出一丝丝香甜,就比如枣花;而我们这一代虽然不曾吃过苦,却也能从长辈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中品味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会懂得勤俭节约。也曾记得这个时节随父母挎了竹篮去一地麦浪里挑选高出一头的晚熟的大麦,拿回家来放在灶膛,烧烤了来吃,想想,那种麦香依然令人回味无穷;这些事情如果给儿子提起来,或许会被作为天书来听的吧。
现在的孩子,完全生活在电子世界里,他们的欢笑被封锁在电玩游戏里,他们所享受的刺激冲浪的快感或许我们是体会不到的。记起在手机报上看到的‘六一’专题特刊《小伙伴们都去哪了》,高楼林立的格子空间,造就了太多性格高傲孤僻的宅童,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仿佛与现实与外界已经脱轨。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志趣相投的小伙伴都生活在虚幻的游戏王国里吧……
起风了,撩起我的长发,一并收回了我走远的思绪。
窗外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哗啦啦的挥舞着手臂,似乎在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拐一道弯,穿过这茂密的白杨林,家就在前方了。
远远地,依旧看到婆婆的身影,这是我们每次回来最先摄入眼帘的场景,一份浓浓的亲情也会由心底里涌动而出。一路上的电话,一路上的牵挂,却依然放不下这巷口的守望。
大包小包的零零碎碎随着婆婆的嗔怪声被拎进屋内。小屋里立刻显得拥挤起来,不单是人口,物品的增多,更是一些欢声笑语的盈落。
儿子和小侄儿行过‘君子之礼’,不一会就‘厮杀’在一起。古灵精怪的小侄儿被人高马大的儿子摁倒在地,小家伙嘴里喊着大哥饶命,却暗地里偷袭儿子软肋,我们在一旁观战的亲友团都笑得前仰后合,婆婆更是把一朵愉悦的幸福开在脸上,这就是所谓的‘子孙绕膝,含饴弄孙’之乐吧。
午饭过后,婶婆拿出带来的米豆,红枣,花生等制作粽子的原材料,一一分类淘洗,浸泡。
婶婆早已退休,赋闲在家,一直以来就练就一手精湛的厨艺,这几年更是力求精益求精。用儿子的话说,“小奶奶做的饭,比饭店的好吃。”
包粽子,我从来没有尝试过,一直都是婶婆在家包了,我们自管去吃去拿。
傍晚,一切准备就绪,我陪婶婆和婆婆一起在灶台边包粽子。看婶婆很娴熟的把竹叶圈成一个圆锥形,底部放红枣,然后加浸泡好的江米,然后放花生,再加一些米,再放两颗红枣和些许豆类,最后把掌心处的竹叶像盖子一样的将米豆们封在圆锥体内,最后一道工序,用白线系牢。
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简单。首先竹叶就不听我的召唤,拿在手里,怎么也摆布不好,圈大了,底下会出现一个小圆洞,再弄紧点,用劲不当,叶片在中间的筋骨处骤然裂开,让刚刚好不容易布置好的米豆又都滑落到盆子里。不服输,再拿一片新叶子重新包裹,极其小心的圈粽叶,终于弄成自己满意的弧度,然后赶紧放米进去,把多余的那块粽叶盖下来,拿绳子的瞬间,手指不经意的松了下,哇——底下又有米漏出来。我捏着不成形的粽子,看着那些米像沙漏一样的从底部落下来,真的有些哭笑不得,原来自己不是笨,是太笨。
婶婆看着我沮丧的表情,微微一笑说,“做什么事都急不来,更不要把它看得太简单,往往越是简单的东西我们越容易出错,因为我们会忽略一些细节的存在”。然后,婶婆手把手地教我,粽叶要怎样圈出合适的弧度,米豆的放置,以及粽叶覆盖粽身时,手指要把圆锥体的上部稍稍捏一下,最后绳子捆得松紧程度。一个小小的粽子,都要讲究这么多技巧,何况我们生活中的繁琐事务。真的是凡事都不能掉以轻心,都应该持一份耐心和细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次失败过后,我汲取了经验,人生中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了,虽然不及婶婆的那般好看,却也能被称之为粽子了。米豆都乖乖的睡在粽叶里,没有哪粒米再钻空子跑出来,我特意给它捆绑了两道绳子,倒不是怕米跑掉,我是要给自己做个记号,等下开锅时,我要亲口品尝自己一手包制的粽子的香甜,我想,那种滋味,该不只是简单的粽子的味道吧。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简单也罢,复杂也罢,只要用心去做,去尝试了,我相信,就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收获的是失败苦涩,也是为自己的目标,为下一次的挑站,作为经验基石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欢乐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三天的假期很快结束。短短的三天,不但给幸福多开出一瓣馨香,更给心田一份回归的享受。也让我在品到自己劳动果实的真实滋味的同时,更懂得了一个道理,困难和简单不能单单取决于表面意向,亲身实践了,才会知道两者之间仅仅一步之遥,或许说两者根本就没有距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