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父亲节
近年来洋节东渐,对于传统节日大有取而代之的强劲风头。最露头脸的当属不再暧昧的情人节,少男少女过得极尽狂欢之能事,老男老女过的找回了老去的没影儿的爱情,中男中女、老男少女更是偷偷摸摸的玫瑰火辣辣地开,到
近年来洋节东渐,对于传统节日大有取而代之的强劲风头。最露头脸的当属不再暧昧的情人节,少男少女过得极尽狂欢之能事,老男老女过的找回了老去的没影儿的爱情,中男中女、老男少女更是偷偷摸摸的玫瑰火辣辣地开,到处莺歌燕舞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唉,啥年代了都,老眼神看新事物迷糊是落后啦!年轻人告诉我做如是说。民国年间的父亲节,已成为历史,海峡这边没谁还记着。舶来的父亲节毕竟还没法与母亲节比,多多少少还有些被冷落,媒体称五成多的国人还不知道有父亲节呢!就我而言,母亲节那天儿子亲自给老妈电话送来祝福。父亲节嘛,去年儿子说早上还想着,晚上与小哥们喝酒给老爸的节忘了。今年的父亲节儿子没忘,到了晚上在老爸的QQ上只留个一言半语算是祝老爸节日快乐以示关怀了。
今年父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17号,老伴白天忙工作晚上去她母亲家照看生病的老母,儿子在省城正忙于去大连还要去香港和日本。我老人家也听说17号是父亲节,自个过吧真没兴趣,连生日都不过,还过什么父亲节呢?再说,自弹自唱这一个人的父亲节未免来的有些尷尬与沧桑。晚上弄口吃的,咳,你说这人一老,懒不说还啥都不想吃,对付一口了事,毕竟古人说了民以食为天嘛。
一个人在家就想这洋节与传统节日的种种,节日是一种人文的传承,她记载和彰显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节日还可以陶冶情操和娱乐身心。节日也是商人炫技卖乖的秀场,还是无良政客们腐败与投机钻营的好时机。所以呀,想让节日衰微都不可能。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传统节日文化维系的是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根脉,我们看到当前传统节日忽视精神内容,缺乏现代符号和足够的载体,于是理所当然地遭遇年轻人的冷落,也使洋节大行其道。
近100年来,中国经历了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变得更加物质化。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传统节日注重的“精神宣泄”功能在工业大生产时代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人们似乎可以杞人忧天地说现代化进程所具有的侵略性对人类“文化生态”的打击却可能是毁灭性的,现在传统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的只剩下了春节。中秋赏月、元宵花灯、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乞巧、重阳敬老已经渐行渐远,上巳、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民俗节日更是陌生的几近消失了。
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利用的儒家伦理学说与民俗的揉合使传统节日文化一度辉煌,诸如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隆重的仪式,随着这些具有特定历史符号因素的过时,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对洋节的盲目追随和推波助澜,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渐式微。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渐渐被人遗忘,当吃饺子、吃月饼、吃汤圆、吃粽子节日被吃成空壳的同时,人们对于传统的、舶来的、自定义的节日却乐此不疲地兼收并蓄,伴随着全民娱乐还有周杰伦口齿不清的歌声与时俱进。
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和条件。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如果人们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就会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岁月在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里都刻下了它的印痕,或深或浅或隐或显。传统节日文化的民俗的丰富内涵,应当在我们一代一代中传承。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们都要过这样一个个的节日,也都是在这一个个节日的轮回和文化氛围中成长、成熟和老去。
2007年6月20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