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
乡关,这是读起来便会让人齿唇生香的文字。似一帘烟雨,遥遥的挂在眉睫,生动而饱满的带着潇潇冷意。却又似一滴甘露,时刻滋润着焦渴的心田。乡关安静的穴居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如一副温婉的画卷。画卷里面,有散落
乡关,这是读起来便会让人齿唇生香的文字。似一帘烟雨,遥遥的挂在眉睫,生动而饱满的带着潇潇冷意。却又似一滴甘露,时刻滋润着焦渴的心田。乡关安静的穴居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如一副温婉的画卷。
画卷里面,有散落的民宅,民宅上空缭绕着炊烟,夹杂着几声鸡鸣和犬吠,日暮归来的牛羊,悠长的唤儿回家的喊叫,这喊声从村东传过来,又从村西漫向远方,惊起一滩晚归的鸟,迅疾的消失在荒野深处。
这样的乡关总是略带凉意,透着安静和从容,是小桥流水,是古道西风,是剪不断理还乱,是夜阑人静时轻轻吐出的一声惆怅的叹息。
乡关也是温暖的,它如一粒种子,静静的蛰伏在游子的心里,等待风和景明,等待春暖花开,等待游子用一颗空灵的心和一个个文字,把想念催成乡愁,生根发芽,长成茁壮茂盛的仰望的姿势。
乡关是最耐推敲的两个字,也是最让人刻苦铭心的两个字。有时候想着这两个字,便会觉得里面透着无限苍凉,像金庸笔下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也像古龙的《楚留香》、《陆小凤》。这样的乡关在江湖里,在乱世红尘里,在枭雄争霸的天下里,在看不到的天涯和渡不过的彼岸里。
我清楚的记得初看《塞外奇侠传》时那种凛冽的心情。《塞外奇侠传》是梁羽生写天山系列中的一个短篇小说,内容不长,但异域风情夹带着传奇色彩,让这部小说非常出色。
小说中作者把天山草原风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小说开篇,直接用哈萨克人的歌声拉开了草原异域风情的序幕。那突如其来的狂风将人带入大漠黄沙的狂暴壮美之中,没有长烟落日的荒凉,而是广阔苍茫的热情。
那种对草原生活的写真,广袤的大地,辽阔的长天,高耸入云的天山,一群草原上英姿飒爽的英雄儿女,飞红巾一骑长风卷红尘,真的是长烟烈烈,斜阳似血,歌声驼铃四野飞扬。当时看了这文字,整个被文字中那种恢弘壮阔辽远的气势所震撼到了,内心一下子奔放起来。突然就想起了很多东西,不着边际的,无所关联的,就那么串在思绪里。
当时便想起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句子,想起了雁门关外铁甲兵骑,想起了陆游诗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天地洪荒中时光的无涯,还有人类的渺小。
这么说,乡关虽美,却有了悲壮的气息。自古以来,诗词曲赋,文字一脉传承下来,说起乡关总是心思惘然。人在异乡,身临那境,书写当时的境遇,文字当然只是一种疏导潜怀的方式而已。用我们现代流行的词来说,就是用文字来解压。但这样的文字确实很美,于淡淡的乡思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再有一颗灵慧敏锐的心,一阕流传千古的好文便出来了。比如: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比如: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等等,都是由文字抒发的一种羁旅情怀,但文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身在异地的飘零和对故乡的思念。
眼下,乡关在我这里,较上面罗列的那些个文字,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关了。
两个月前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一座陌生小城。对我这样素有恋乡情节的人来说,在他乡重新经营日子,总需要一个过程,想念会成为一个不速之客,它不管你炎凉冷暖,随时会光临你心里的那扇窗,让你本来还是光明的内心,一下子落下潺潺的雨。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思乡其实就是天气的变化,你不知道会因为哪一片云而落雨。
在这个小城,闭上眼睛,也有花草香气,有如水的车水马龙,有饭店炒出来的喜气热闹,有故乡有的一切。可是,只有自己知道,这不是家里的那座小城,这小城的暖来自阳光,那小城的暖,来自心上。
所以,一个人,如果成长的时候,不曾远离过家乡,是不会明白乡关在心里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并且在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和深远影响。
本来是一样的春江花月夜,也是一样的信步闲庭,但因为是站在陌生街头,面对着一些生分的脸孔,这来往的车辆和匆匆的行人,便与自己不着关联了。心下当然会有丝丝凉意,自然提不起兴致赏这些千娇百媚的好。
有时候,我想文人较之乡关二字,一样的身行千里,在心上的感触一定会比一个贩夫走卒要敏感而强烈的多,在那些文人心里,故乡会是一片原上的草,迎风一吹,便会绿了满怀。但同样,这绿也会让心生出硬生生的疼,这疼在笑容里隐匿,一丘一壑,一草一木都会成为元凶,让人把乡关引进心中,欲罢不能。
乡关可以是一种隐起来的情怀,但觉不是行为艺术,更无法搞形而上的仪式。否则和无病呻吟,和无端作秀没什么区别。乡关其实是心里最长情的依赖,是三十晚上的红灯笼,是一步三回首时亲人那牵挂的目光,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也是自己这一生最弥足珍贵的念想。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