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岘山,留住我的脚步
小时候,从母亲嘴里吐出岘山二字是段段辛酸的故事,耳闻的皆是不堪回首的经历。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单靠父母亲大集体里干活挣工分是根本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只得偷偷摸摸做点小本买卖补贴家用。隶属巢湖的栏杆集(
小时候,从母亲嘴里吐出岘山二字是段段辛酸的故事,耳闻的皆是不堪回首的经历。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单靠父母亲大集体里干活挣工分是根本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只得偷偷摸摸做点小本买卖补贴家用。隶属巢湖的栏杆集(镇)在我们石塘镇的东,中间隔包公镇,距有石塘镇20多公里;三县交界,自由无序,管理较为松散,是人们常言的三不管地带,所以素有小香港之称。即使在哪个动乱年代,这里依然延续几百年发展成型的繁华。商品繁多,走私猖獗。计划经济,人们的油盐酱醋都无法保障,被生活所迫的父母亲瞅准这个空子,打听到在栏杆有计划外的商品可以搞到换钱,便付诸行动。没有坦途,超近,走的都是山路、小路,其中必须穿行岘山,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父亲的肩挑;后来,我的两位哥哥年龄大些,总算能分担大人的艰苦,买了二手的旧加重自行车,去时可以骑行,载上货只能是便推便行。时常听母亲唠叨的小岘山口,是一段很难行的山路,天然崎岖,因地势是古时兵家战略要地,人迹罕至。为了衣暖食饱,父辈兄长不得已铤而走险,穿此路而谋生。只要父亲或哥哥们去进货,母亲总是念叨不停,唯恐有啥意外。个中幸酸已然随岁月而久远,却在我的记忆中刻下印痕。
岘山二字已经有许多年没有从母亲的口中吐出,或许年暮的她模糊了那段记忆,或许是不愿再想起。
而岘山近两年却在我的眼前变得清晰,明朗。前年春天,恰值桃红柳绿,朋友到含山办事,要我陪同,驱车从包公镇文集抄近道,和我父亲,哥哥们多年前走的是一条路线。行驶于修建不久的平坦乡村水泥路,窗外春意融融,全然没有母亲描述的萧瑟,险山恶水景象;先入眼帘的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岘山被郁郁葱葱包裹着起伏绵延,心中萦绕的父辈兄长的故事和触目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母亲口中的岘山之小岘山山口几同鬼门关,每次父亲、哥哥们归来都有着彷如不堪回首的如释重负。而现在肥东和巢县接壤处的小岘山山口被政府出资出工打通,取直,修建的平坦的水泥路虽不宽广,到也适应眼前车来人往需要了,方便了周边村民的交通出行,给予人们一种新的生存环境。那个被种植在脑海里的荒芜萧条险象环生的岘山让眼前的,平路新景,春风春山春色冲的烟消云散。
爱好摄影的我,闲暇时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溜达寻景,周边有点耳闻的山山水水自然不会放过。去年春天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知道我的嗜好,向我推荐包公镇文集村岘山毗邻,有刚刚开发的生态园,有成片的桃林、梨林、枣林、葡萄园,有自然散养的鸡、鹅、鸭等家禽,甚为新特。
带着一份心情总想走进岘山,耳畔里无数次聆听的岘山根扎在我的记忆深处,犹如一缕苦涩的情思挥之不去。得知岘山现在有如此好的去处,怎能不怦然心动。
岘山山峰不高,仅144米,不仅地势险要,发生在这里发传奇故事足以使人遐想,金戈铁马的金宋交兵,名垂青史包公年幼嬉耍之地,传佛诵经罗汉寺,当地望族自建梁氏支祠,梁家古宅,独特的地理环境,淳朴的民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指导,当地村民们的对生命环境的觉醒,用行动改变了身边的一草一木,山翠而林密,换了新颜。
和着一群同是摄影爱好者们结伴走进了新成的生态园,坐落在岘山主峰之东,生态园依山傍水,独具魅力。我们来时,桃红梨花开,红的绽娇蕊,白的洁似雪,花香沁鼻,居高意测足有千亩多,大片白大片红,相映成景。枣叶吐碧绿,葡萄藤似看不到头的细蛇缠绕在曲里拐弯的长廊,片片青叶散发着清新;池塘里鹅戏水,林间鸡寻食,生机盎然,令人无法不痴醉。
由于距离近的缘故,岘山俨然成了我摄影基地。时常闲暇无事或者天气给力只身独驾置身于此,扛着相机,探寻定格着岘山的青山绿水、花开花落,日出日落。似别墅的村庄,文化健身的农民公园,村头的戏台,青翠的峰林,弯弯的山道,恬静的田园,池塘的水牛,自由起落的鹭,曲径通幽的长廊,穿风望月的晚亭,乡间小路的野花,斜阳西下的水影,垂钓的城里人,赶羊的大嫂,割草的老妪,犁田的老汉,喷洒药水的妹妹,划着小舟下网的闲汉,牧归的耄耋翁,人来车往村村通,呼啸而过的高速列车,全新的岘山,和谐发展的家园留住了我的脚步。
岘山从包公镇文集社区望南,多年来的偏避,闭塞,乘国家美好乡村建设强劲东风,豁然翻天辟地;阔步飞跃在新农村建设的宽广大道上。曾经我脑海里的岘山被眼前所触及的抛之云霄。
山水交融,远离喧嚣,生态环境加以改变,我们欣喜看到了令人神往,赏心悦目的乡村美图。岘山周围村庄改革开放数年间的打造努力,业已形成了农业、林业、养殖业、苗木花卉、自由采摘、中草药及农家乐等新型产业。富裕起来的勤劳质朴村民顺应潮流,响应政府的规划号召,改变了自己的居住环境,也用行动将包公故里改变为步步有景的新岘山。来这里不仅仅是赏景,也可在生态环境里寻找自己的劳动收获乐趣,特色旅游,怡情悦心。
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小岘山吐露出暂新生命力,每一次走入岘山,都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收获。绿化、美化、亮化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平直的沥青路,高高的门楼指引四方游客走入岘山,她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姿态引导人们领略庐东新的生态旅游景点。得天独厚国家政策支持,包公故里人的新思维,发掘出新视觉,我们摄影人有了新素材。整合历史传说,利用可行资源,让更多人将目光投向岘山,让焕发新生命的岘山成为庐东靓丽名片指日可待。
岘山,我用相机见证,定格最美。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假如我们能赶到时间的前头
下一篇:回忆中-放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