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家孩子读书乐
童年时便对书本充满了好奇,常拿姐姐的课本来过把瘾,故而惹得她厌烦不已,嗷嗷大叫。入学后,终于有了自己心爱的家当——课本。虽然只有一本《语文》,一本《数学》,总共价值几毛钱,我还是如获至宝,好不容易讨来
童年时便对书本充满了好奇,常拿姐姐的课本来过把瘾,故而惹得她厌烦不已,嗷嗷大叫。入学后,终于有了自己心爱的家当——课本。虽然只有一本《语文》,一本《数学》,总共价值几毛钱,我还是如获至宝,好不容易讨来两块牛皮纸包好书皮,并在上面绘上精美的图画,用小蜡笔涂染成五颜六色。书中的黑白插图也被我认认真真地染成了彩色。因为爱着,所以珍惜,我不会在它身上乱涂乱画,更不会乱折乱撕。课本是我全身心打造的精品,所以常引来同学们惊羡的目光,所以姨家表哥爱不释手,最后竟然不顾一切地偷梁换柱——取走了我那宝贝,急得我哇哇大哭,父母被逼无奈,只好以最短的时间追回,我才破涕为笑——因为那是我的“心肝”,每一页,每一段都倾注着我满腔的爱与乐……那新书特有的墨香,那旧书彰显的厚重与沧桑,都令我陶醉,令我回味无穷!取走它,就如同掏空了我的心,情何以堪?读三年级时,有了作文课。听说村里小卖部购进了一种课外读物——《和小林谈作文》。我抵不住诱惑,心里痒痒的,几次三番与父母讨价还价,想买下一本。虽然只需一毛多,家里还是拿不出。一次放学打扫院子后,我突然心血来潮——打扫一下鸡舍,让鸡也干净干净,顺便把鸡粪上到茄子地里,让茄子也增加养料快乐成长!惊喜突现:一枚鸡蛋竟四平八稳地躺在鸡舍里——这可不是它该呆的地方啊,上面有专用蛋窝的。父母高兴之余,网开一面,同意我自己拿着这意外的收获去小卖部,换取那梦寐以求的作文书。我高兴得直想哭,飞也似的去了,风一样地来了……感谢老天相助,那本薄薄的小书着实为我撑足了门面,长了自信——它是我与其他同学对换阅读小人书的唯一“固定资产”。
五年级时,党的富民政策深入发展,勤劳能干的父母如鱼得水很快让我家走出了困境。我与同学合订了《中国少年报》,偶尔买一两本《儿童文学》或《少年文艺》,不厌其烦地读来读去。在城里读高中的姐姐也有时顺便捎来一两本《小学优秀作文选》。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拓宽了视野,丰富了语言,写作亦渐入佳境。
初中课程猛然增多,有些招架不住,忙里偷闲,依然订阅了《语文报》《作文通讯》。读、画、记,每天都自我充实着,专为弟弟妹妹订阅的《红蕾》《少年优秀作文辅导》,我亦每期必读不误。甚至连父亲每期的《农业科技报》、厚厚的《家庭日用知识大全》,每年都换的小小月历牌……我都啃个没完没了,恨不能把它们都装进脑子里去。亲戚们都知道我有“书瘾”,要想摆脱我纠缠的最好办法——就是扔给我一两本书。有一次去姑妈家做客,聪明的二表嫂投我所好,不知从哪儿讨来几本小画书,我看得如醉如痴,心系主人命运,时哭时笑。午饭时,表哥和姑姑专程来请,看我趴在那床上竟然一上午没动地儿,都啧啧不已。
书的魔力无法抵挡!小姨家有一套《上下五千年》,我一气呵成,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攻读下来,太过瘾了!同时也深有感慨——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书主人催得紧,把课本竖起来或用课本盖住“闲书”痴情阅读——被老师抓住,一顿狠批也是常事。
师范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一篇《当我接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候》被教《文选》的郑肖荣老师认可,感叹不已之余,我有幸被选为她的课代表,《校讯》通讯员,班里的宣传委员。——投稿、办手抄报、黑板报、墙报、组织文学社、出版文学期刊、推广普通话、组织并主持文艺节目……我整天放下耙子就是扫帚——忙得不亦乐乎,有时甚至多头并进!直言不讳地讲,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觉也是爽歪歪的——我必须像春蚕一样大量咀嚼桑叶,才能吐出亮闪闪的丝来。所以,在报纸与书刊方面,班主任魏永凯老师、教《文选》的郑肖荣老师、教《书法》的张昆老师、教《美术》的曹始军老师等,都曾给过我热情而无私地帮助。至今想来,依然感恩不已!可怜天下师者心——总是那么毫不保守,无怨无悔!
读书让我充实,让我快乐。知识改变命运,我一个穷家孩子“鲤鱼跳龙门”——走出乡村,摇身一变成了县城里的教师,这都是因为书本为我插上了双翼!读书让我明智,助我成功,今生爱书没商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