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中秋

走到中秋

行前散文2025-08-06 10:35:24
中秋节一过,天就凉了。早上雾气漫天,倚在窗子上看,只见那黑黑的屋檐与朦胧的天相互映衬着。檐下鸟儿虽不贪睡,叫声却不及平日来得娇气,来得欢愉,只是有一声没一声地胡喊,这叫声不频繁,传得却远。从那竹制笼子
中秋节一过,天就凉了。早上雾气漫天,倚在窗子上看,只见那黑黑的屋檐与朦胧的天相互映衬着。檐下鸟儿虽不贪睡,叫声却不及平日来得娇气,来得欢愉,只是有一声没一声地胡喊,这叫声不频繁,传得却远。从那竹制笼子中透过一抹一抹的水气,猛地到了耳中。再听,却是一片哑然,待稍散神,它又来了,突兀,好比这急来的秋。
说起四季来,我尤为喜欢秋季。秋天里常不见太阳,哪天天一放晴,便是万里碧空,蓝得让你突然想起曾经做过类似在草原上纵马飞奔的梦。我不会骑马,但我能迈步飞奔,从高往底、从底往高都行。你要跑得比马快,比风急,让脚下腾空,有飞翔的感觉。以前听说西藏的天很蓝,这我是信的,那是大地楼梯的至高点,没有理由不蓝。而在我现在这个黄河边上的小城呢,它四周环山,天也就被那些合围的山抱成一圆圆地一块,天一小,它就深了,看那山与天的接壤,就能想到山那边的天又是何等地蓝。
但秋天的大部分时候还是阴天,晚上不见月亮,像是一位打盹的老人,呼吸匀称,体态安详,双眼闭得相当安稳。阴天时风是不断的,时大时小。稍大时出门回来便似遇了强人挨了一顿拳头,两肩紧缩,头发凌乱。风小时就可以裹上大衣去护城河堤上散步,再顺着小石路去喝那酒家自酿的酒。回时着一身秋风,见小巷人家已生火取暖,擦擦额上细汗,想,这秋来得够猛烈。
秋天自然也下雨,且不容易停,下的小,让你犹豫该不该打伞,撑了,有些小题大做,不撑吧,细细牛毛之雨淋上一阵你就得湿个透。秋雨是最欺负人的,那雨细看,小,细,却又粒粒分开。雨一下,路就滑了,薄薄地一层湿泥附在路上,脚踏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想起滑冰的感觉,但这速度比滑冰更快更干脆,“哧”得一声便是一身黄泥,一摸,屁股生疼生疼。出不了门,只有呆在家中了。翻箱倒柜,找几本书,漆上杯热茶便可消磨好几天。秋天看书是件挺费脑筋的事,主要是选书,史记诗经不可看,易瞌睡;三国水浒又要生毛躁之气;柳永李氏之词是万不可读的,一读便是莫名其妙的伤感。最好是读些旅行札记之类的闲书,若这也不得,可买几本地图细细查看,这也算一良方。
下午吃过饭,在那条冷清却又宽大的道上拣了好些落叶,巴掌大,角儿尖尖,酷似鸭脚枫,待到天暗,风就大了,匆匆回来,伏在书案上给朋友写信,将那秋叶装上,一齐寄给他们,我这人,不大愿意独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