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印记

六一印记

不礼散文2025-04-18 11:50:16
对于六一的回忆,不单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也有丝丝的苦涩涌在心头。不管如何,那都是岁月真实的印记。岁月如歌,总是在吟唱中慢慢散去飘落。如今,我在灯下,又将风干的记忆碎片一点点的拼凑起来。也算是:老夫聊做少
对于六一的回忆,不单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也有丝丝的苦涩涌在心头。不管如何,那都是岁月真实的印记。岁月如歌,总是在吟唱中慢慢散去飘落。如今,我在灯下,又将风干的记忆碎片一点点的拼凑起来。也算是:老夫聊做少年狂,童趣天真入文章。
对六一儿童节的最初记忆,是在八岁还没上学那年。在70年代末,只有进学校读书才能在校园里享受过六一快乐。在经济环境不好的年代,大人们都为着生计奔波,是没法照顾在这些什么儿童节日的,虽然现在对孩子们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事。
我的伙伴们比我提前上学了。他们放学回来告诉我,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全校的学生明早都要到村的戏台前集中,庆祝六一。而且不单是本乡的,全公社十多个村的学生全部都要来。那时候,可能是文革结束不久,大集会总是最表示最隆重吧。伙伴们叫我在村道上等,有好戏看。
第二天,我真的瞪大了眼睛老早就在村道边上,和很多很多的小朋友、大人们迎接一队队的学生。他们在红旗的带领下兴高彩烈的走来。学生们衣服颜色很杂,也有的赤脚,跟电影上的儿童团在进军一模一样,但都是一样的神气,一样的有劲。
队伍走了很多时间才走完,紧接着就是高音喇叭在说话了。会场人太多,挤不进去。只记大概是在讲:“高举革命旗帜,做个社会主义接班人……”。接着各个学校学生汇报演出整个活动轰轰烈烈的,连公社的书记都来,真让人难忘让人激动。
那时,我多么盼望着自己也能过上六一啊!
可是,第二年,我上学了,却没有这样的集会了。往后也没有,潮流已过了。学校只是组织游园活动,村里出点钱买点糖果文具给我们做为奖品。
我的第二个六一节跟第一个一样也是平静的过去。记得最深的是三年级的六一节。学校在六一节开大会庆祝。之前,领导们到城里参观,看城里的孩子有统一的校服,多么严肃和活泼。所以,学校就决定在开始统一着装。标准要求是:白服的上衣和蓝色的裤子,白色布鞋;没有的话,也要颜色接近。反正也没要求统一缴钱做校服,这样的要求也算是最低的了。因为是第一次要求统一服装,老师们也是很认真的,并且要求班干部带头。
这个要求让我的第三个六一过得真有点压力,谁叫自己是班里的头啊。裤子没问题,现成的。白上衣有哥哥退下给我的,也凑合。问题出在鞋上,没有。我磨着母亲买一双,可她总是讲:买了,明年长大又穿不了,浪费啊,一双四块半!
哎,就在眼看没法过六一的时候,来了转机。姑妈刚好来,她有一双白布鞋。可借我穿,一穿,竟是太大,鞋头留着一大载是空的。最后,还是母亲有办法,在鞋里塞上厚厚的纸,小脚伸进去刚好。出门时,母亲老是叮嘱我不能跑,小心摔。就这样,我小心翼翼的过了第三个儿童节。
到了六年级的儿童节,也是记忆犹新。不是因为最后一个儿童节,是因为我和同桌群在开完会后,看着游园活动没趣。我们两个,溜到地里去玩。我们总觉得地里有着无穷的乐趣。
在绿色的原野上,在无垠的蓝天下,我们可以大声呼叫,大声奔跑,可以跳进水里尽情的游,在水边玩泥巴。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己的天地……
记得那一天,我们很晚才回家。将漂亮的校服弄的脏兮兮的,但是心里却是乐滋滋的。直在今天,还觉得那一天的六一是多么有味。或许,那绿色葱葱的原野,就是我的牵挂;那五彩缤纷的原野,就是我梦的开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