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酒鉴别比真酒还难太伤人了

假酒鉴别比真酒还难太伤人了

揄兵杂文2025-04-16 21:52:42
近日有关媒体对我国假酒制售产业链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这个产业链有着成套生产的假酒包装、精心勾兑的假冒白酒、专门的假酒运送渠道和严密的假酒销售网络,构成了假酒产业的隐秘链条。媒体认为,在这个专业产业
近日有关媒体对我国假酒制售产业链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这个产业链有着成套生产的假酒包装、精心勾兑的假冒白酒、专门的假酒运送渠道和严密的假酒销售网络,构成了假酒产业的隐秘链条。媒体认为,在这个专业产业链条下生产出来的假酒,不仅对于消费者来说迷惑性更强、危害更大,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更大的考验。为此,重庆酒类专卖局检查员、公益反假酒人士叶光介绍近些年来的假酒与过去的假酒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仿真度极高,难以辨认。主要表现为,高仿酒的外包装和内包装、酒质的质量口感都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别说一般消费者很难鉴别,就是茅台酒厂生产工人、非茅台酒厂的技术人员都无法识别。
听到这种话语、看到这种结论太伤人了!我做为一名有着饮酒习惯的人难以接受这种论断。
面对这样的结论,我不又得要质疑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履行的?带着种种疑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主要包括国家关于白酒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有关职能部门在食品监管中的职责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让我发现假酒制售这个问题不是无法解决的,并不是像有关人士所说的那样假酒比真酒鉴别还难这么回事。
从白酒行业的生产标准方面来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等国家标准,是白酒生产行业现执行的标准,也是白酒企业必须遵守的技术红线。从这种程度上讲,白酒行业是一个标准严格的示范行业,各生产企业都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
从职能部门的职责来看,一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强制检验、统一管理标准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等职能;二是工商部门承担有依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和承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三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着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监督实施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等职责。从这些部门承担的这些职责上讲,都全部对食品质量监管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做为消费者,我们认为国家为白酒行业制定有国家标准,各企业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进行生产的,政府职能部门有着对国家标准的实施和执行负着重要的监管职能,并且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到消费环节都有着严明的监管规定,可为什么会出现假酒的鉴别还会比真酒鉴别还难?如果是这样,真酒何以为真?
再来看两个典型案例。2007年,贵阳工商部门捣毁了一个假茅台生产窝点。执法人员现场缴获一瓶敌敌畏和一支注射器。制假者交待,加入这种农药的假酒,在口味上更逼近真茅台,假酒的利润率最高可以达到2000%;2011年4月份,重庆查获一起价值220多万元的假茅台酒案,其制造的售价1800多元的假茅台酒,内部实际灌装酒价值不到10元。这两起案例都是在茅台酒高额的利润趋使下发生的,我只是不解的是像这种制假情况,十几元的酒和千元酒口感上有着天壤之别,加了农药和没有加农药所含成分有着天壤之别,真酒和假酒的技术参数有着天壤之别,这么简单而又明了的事情怎么会导致鉴别却如此之难?
假酒的鉴别比真酒还难,这样的结论得出不知是职能部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还是因执法不作为有意对消费者的一种忽悠,无论如何都太令人费解!如果真的是那样,或许只会助长制假售假者更猖狂、更嚣张,到那时受伤的不只是一个行业,而是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