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柔软的阳光

生命中柔软的阳光

急龙车散文2025-08-17 05:02:00
时光轻轻的划过笔尖,就像宁静的湖面上偶尔点水的蜻蜓。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回忆,夹杂着,对时光的眷恋。一切,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在脑海中过了一边又一遍。挥之不去,又何须忘记。那天,小丑就那样趴在教室外
时光轻轻的划过笔尖,就像宁静的湖面上偶尔点水的蜻蜓。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回忆,夹杂着,对时光的眷恋。一切,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在脑海中过了一边又一遍。挥之不去,又何须忘记。
那天,小丑就那样趴在教室外的栏杆上,表情淡定。我走过去,轻轻的问她怎么了。她回答说没事。
下午上完第一节课,小丑递给我一张纸条,写着这样一段话:
一只狮子,在外面受了伤,它可以一个人躲进洞穴里,一个人舔舐伤口。但是,一旦有人关心它,它就受不了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看不远不近的风景。孤独,真的不算什么。
看她的话,我有点惊讶,一个温柔细腻的女孩儿,会有这样孤独的生活。
我回她的信里是这样说的:我不知道,一个人,可以生活的如此孤独而自立。我不知道孤独是什么,但我想,我们每个人生来就不是孤独的。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生在那里,不能选择我们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但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坚强而独立的生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真正的我们,不应该是一个怕雨的孩子。
后来,就没后来了。
直到高二的开学初,她突然跑到我们教室来找我。我很疑惑,我出去了,看见她的真诚的笑,我也笑了。我还没开口说话呢,她细小的手就伸出来了。她递给我一张折好的纸条,然后,她什么也没说,对我笑了一下。走了。
我回到教室的座位上,慢慢展开纸条。她写的字真好看,字迹清晰,工整,小而灵巧。我细细的读她写的内容。她说,现在,生活于我就像一口枯井,或许里面有水,也或许什么都没有,我看不到底,我不知道这三年究竟有什么意义,就像一场马拉松,我充满了惶惑。我不知道找谁说这些,一直觉得你是一个稳重老成的人,一些事也懂得很多。这些只言片语,不论你懂不懂,也许,我只是想找个人说一下,也许,我只是说给自己听。生活才开始呢,你要积极点面对。
其实,读完他的文字,我笑了。因为我感受到了她的那份真诚,也想给他一点帮助。我给她说,为什么要让自己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呢,我们无法预知结果,我们只是这个征程的一个跋涉者。我们没资格放弃自己,惶惑的生活终会过去,让自己的热血沸腾起来。我们有理由去面对新一波的挑战和考验。相信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
后来,就没后来了。
有一天,我在表姐家翻到一本书,是郭敬明的选集。里面有《爱与痛的边缘》,《幻城》,还有《夏至未至》,《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知道这是小丑看过的。我把它拿回了家,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把它细细的看完了。又看了一遍。
其实我也没什么想法,我只想知道小丑在想什么,知道这样一个明媚的女孩儿,为什么这样细腻而忧伤。然而,如同所有人一样,我没有读懂那些明媚忧伤的句子,到底代表着什么。
我把找到的这本书拿给小丑看,不久就被退回来了。再后来,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她说,不要再读四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他的,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堕落的人,其实,不是的。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能写出这样温暖的句子的人,绝不会是一个堕落的人。那些穿着华丽的伪装着说自己忧伤的人,其实最可怜。我只是笑了笑。
而从郭的书中,我也看到了很多于我很新鲜的东西,他们就像最原始的大地的味道,让我想去领略那些新奇的东西。我从他的书中看到了很多作者,于是,我就去找他们的书看,甚至不惜去书店买那些包装精美的正版图书,我感觉得到那些精美背后文字的力量和魔力。起初,我买了安妮宝贝的《清醒纪》,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这样的,
谁都知道孤独是一种可耻,但却无法逃避。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还有人可以把孤独写的这么深刻。她的文字中透着绝望和决绝,对生命本质的袒露,那些文字,似乎就可以一语中的,似乎就可以射穿人的心脏。我把它拿给小丑看,然后,她给我写了一篇文字,她告诉我,以前看过一本安妮的《素年锦时》,感觉文字是如此的温暖。她说,我要一个人去旅行,或者,流浪。我会在陌生的小镇里,寄来带着栀子花味道的信件,会在小镇上的酒吧里唱那些花开的日子。安妮的书,大多讲了旅行,或者流浪的思想,一个人,是应该去找自己的灵魂的。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懂她的话。不过,我知道,很多年后,我们这些逝去的时光,便也成了“素年锦时”了吧。
在后来的回忆中,小丑来信说,什么时候呢,我们成为了不远不近的朋友,而现在,也终于可以一生一世的朋友。原来9班的寝室是在外面的,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自己能够在半夜出来,喜欢坐在三楼走廊的尽头,抱着腿看商店上面一夜开着的昏黄灯光,外面什么澡堂的灯光也是一夜亮着。于是,在漆黑的夜里,两盏色彩各异的灯便亮着,陪我度过一个个不眠的夜。给你说了,你说,我也喜欢啊,那种黄色的灯光,给人一种安全感,平凡的就像我自己。这是我发现的我们的第一个共同点。
我们写了很多信,谈论文学,阐述价值观,调侃生活中的小事。那些信件,我用一个精美的盒子装着,满满一盒子,纸张各异,很久一段时间,打开来就会闻到一股淡淡的笔墨香味和纸张的霉味。纸张里的秘密,只有我们彼此才懂,然而,谁会在意呢?那年,我们过的的确很充实,我不爱学习,一年时间都在找很多书看。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独唱团》我都看了很多遍,然后,拿给小丑看,她会写中肯的感受给我看。记得,曾在书店看到一本这样的书,叫《花田半亩》,是一个21岁就离世的女孩写的,女孩叫田维,一个平凡漂亮的女孩,21岁患白血病逝世。她的文字清丽哀婉,是的,我从没看见过这样纯洁的文字。还记得,那天去书店,在书架间找书,它就那样静静的躺在那,似乎就是在等待着我去发现它。简约的封面,画着淡蓝色的荷花,很好看的,翻看文字,就被那些神奇的句子吸引住了。于是,我把它买了回来。喜欢这样一句话:
生命是一片纯白色的空地,孤独的人在上面反复徘徊。而我,来来往往,哭了又笑了,一点点明白了世间所谓的道理。
我一直以为,人,总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才会去回忆一些东西,才会明白一些东西。当我们赤裸裸的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而当我们走的时候,我们也想给一切一个了结。我们会用一些最古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