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世等候不负相思引

几世等候不负相思引

斋厨散文2025-09-11 12:21:27
前世,一墨笔砚为谁候,一抹红颜为谁瘦。几百年前的一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位女子因为在一凉亭躲雨而结识了一位翩翩少年。雨初歇,情难收,爱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撩青丝微回首,琉璃月,桂枝头人,约黄昏后。那
前世,一墨笔砚为谁候,一抹红颜为谁瘦。
几百年前的一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位女子因为在一凉亭躲雨而结识了一位翩翩少年。雨初歇,情难收,爱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撩青丝微回首,琉璃月,桂枝头人,约黄昏后。那年的桃花正红,那夜的月色迷蒙。
少年爱好画画,于是约少女下一次在凉亭为她作画。他为女子画了一幅画像,朱砂秀,钗头钩,画中的女子浅笑嫣然,特别是那双传神的眼眸,似乎要将一世的情刻入心中,回眸一笑,倾城倾国。少女很喜欢,对少年的敬佩和爱意更深了,从此两人常在凉亭相会,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后来少年决定上京赶考,少女在家中苦苦等候,几年过去也毫无音讯。少女每日对着少年为她画的画落泪,最终相思成疾,不久便香消玉殒,离开人世。因为少女是带着遗憾而死的,所以她有强烈的怨念,希望能够再见一面那位少年。因此少女的魂魄进了那张画里,经常在午夜时分,独自一人到凉亭去回忆,去守望,希望能够看到少年的身影……
就这么过了几百年,少女的这幅画像被放进了博物馆。有一天,一位少年驻足于画前,觉得画上的女子似曾相识,并且内心充满着悲伤,莫名奇妙的泪流满面,接着这幅画中人的眼里也开始流泪,直到整幅画被泪水浸湿,画中人的模样越来越模糊,最后只剩一滩墨迹……
今生,为谁相思为谁吟,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张美人画,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我唏嘘不已,心生惘然。或许正如那句话说的:今生,你为谁落泪,皆因前世的情。 
其实开头是很常见的才子佳人邂逅,初见,相爱,分离的故事。我对那少女和少年一无所知,至于那少年为何没有回来我也更不得而知,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妄自猜测。但是我却不愿把它想象成众多古典小说里写的那样,是一个青楼女子与富家公子相爱,惨遭男方家里的反对,不得已只能暂时分开进京赶考,但最终攀龙附凤,迷失在京城的百花丛中的“负心汉”的故事。我想,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和挫折,不是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说明了的。或许少年曾经来找过她,可是由于奸人的阻挠,他们终究错失了彼此;又或许少年在赴京途中遭遇不测,先一步离开了人世,独留少女痴痴地翘首以望。
但是我想这些对于少女来说已不那么重要,她在画中等待几百年只是为了与少年再见一面,以至若干年后,还能够认出轮回几世的少年,一朵朵清泪如莲花般在纸上盛开,她终于了却了夙愿,可以没有怨念地离去。她不像《聊斋奇女子》中的一些孤魂,含着一口怨气不愿离去,只为找到负她的人问过究竟,甚至杀了他报仇。而她,只是安静地待在他为她画的像里,不去找他,亦不去寻他,他若还活着,就等他来找她,若他已故,那就等他下一生,下一世。这样的她,让人觉得敬佩,觉得心疼,觉得悲哀。
有些故事,还没开始,就已猜到了结局,比如《牡丹亭》。杜丽娘还魂的故事太过完满,也就少了那么些意犹未尽。情之所至,一往情深,使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情究竟有多深,有多重?竟然能让人死而复生。我虽不能苟同,但我知道,唤不回的毕竟不是真心的,而有些丢失的未必就是有心的。
又是一年春华成秋碧,海棠花下,一个女孩问一个男孩:“你会爱我一辈子吗?”男孩说:“上辈子你不就是这样问的吗?我的回答依然是:不会。因为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
等待繁花能开满天际,只愿共你一生不忘记。今生,定不负相思意。
此生惟愿,足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