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地道的美味佳肴

一道地道的美味佳肴

鸿材散文2025-09-11 20:00:07
古时候,有人将米粉和野菜拌合在一起做出了一道菜,那菜的味道很不寻常。它解除了正在战斗中将士们的讥饿,增添了将士们的食欲,挽救了一支队伍。从此,这一道菜,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一直在那一带流传,流传了
古时候,有人将米粉和野菜拌合在一起做出了一道菜,那菜的味道很不寻常。它解除了正在战斗中将士们的讥饿,增添了将士们的食欲,挽救了一支队伍。
从此,这一道菜,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一直在那一带流传,流传了千余年。
这一道菜,后来成为了美味佳肴,它的名字叫做“沔阳三蒸”。是当地人们最喜欢吃的一道菜,也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菜。
沔阳(1986年改为仙桃市)本是一个地方名,位于沔水之北,因此而得名。仙桃是一个平原湖区,坑塘沟湖星罗棋布,遍地野菜,满湖鱼虾螺蚌。“沔阳三蒸”就产生在这里。后来传到周边的潜江、天门、洪湖、监利等县市,再后来又传到全省、全国,成为《中国菜谱》中具有地方风味的名菜。
关于“沔阳三蒸”,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元朝末年,大汉皇帝陈友谅由沔阳起兵,他有一口煮饭的锅,倒下生米马上就成为熟饭。由于那年闹饥荒,没有米往那锅里倒了,于是把它搁置在一旁,起义大军只好到处寻野菜,踩莲藕,打鱼虾,摸螺蚌为生。军中陈友谅之妻罗娘娘文武双全,武能杀敌,文会做饭。她见起义大军吃着水煮盐拌的水生物,腥味大,难以下喉,于是摸索出用粉蒸的方法制作出了各种蒸菜,结果香喷可口,人人爱吃。后来传入民间。这就是“沔阳三蒸”的起源。
古往今来,多少人曾经制作此菜,品尝此菜,过去千年,未来千年,一盘盘菜肴,一股股热气腾升,让人难以忘怀它的可口。
地道的“沔阳三蒸”是,粉蒸鲭鱼:以活鲭鱼为主料,以葱白、鸡汤等十二种辅料和调料制成,此菜鱼肉细腻,脂肪丰富,肥嫩味鲜;粉蒸肉:选用猪肉五花肉为主料,以红乳腐汁、八角、丁相等十四种辅料和调料制成,此菜滋味鲜美,肉质溶润,肥而不腻;粉蒸青螺:选用雪里青和螺蛳肉为适,以大米粉、猪油、胡椒粉等十种辅料和调料制成,此菜粉香扑鼻,菜质溶润,清雅可口。后来经过名师的不断实践,内容不断丰富,“沔阳三蒸”不再是三个品种的菜肴,而是三大类。一类是肉类:如蒸大肉、蒸排骨、蒸牛肉脯、蒸蹄花……等;一类是鱼类:如蒸鲭鱼、蒸泥鳅、蒸鳝鱼……等;一类是青菜类:如蒸青菜、蒸萝卜、蒸芋头、蒸莲藕、蒸藜蒿、蒸地米菜……等。后来几乎是无菜不蒸。它的特色就是滚、烂、鲜,它的制作特点就是粉蒸。
“沔阳三蒸”是一道民间菜,它是劳苦大众创造的,它从民间来,到民间去,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同时也为那些上层高官所喜欢。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迳沔阳,吃到“沔阳三蒸”时,赞不绝口,令手下将此制作方法带回京城。公元1998年8月13日,江总书记到外地视察时,途经仙桃市,下榻仙苑宾馆,晚餐就是粉蒸南瓜、粉蒸豆腐丸子等“沔阳三蒸”菜,江总书记对“沔阳三蒸”尤感兴趣,胃口大开,对那盘粉蒸南瓜连连称道“味道不错”。于是服务小姐急忙又端上一盘。
在仙桃一带,吃“沔阳三蒸”的最佳时间就是年关期间和红白喜事的宴请。年关期间,家家户户蒸蒸煮煮,一家人团团圆圆欢聚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喝上几杯烧酒,美美的吃上一顿“沔阳三蒸”。不管是哪家遇上了红白喜事,一桌桌的宴席上,摆满了“沔阳三蒸”,让你美美的吃一顿。就是在平常,如果家里有客人到来,东家也要做上几道“沔阳三蒸”,和
客人一块小酌。
沿三一八国道进入仙桃市区,有许多家小餐馆,等候你的光临,其中有一家门眉上“沔阳三蒸馆”五个大字映入眼帘,这家餐馆有两层楼,一楼是一个大厅,摆有一二十张桌子;二楼是小包房,有十六间房。一般吃高档一点的就上二楼,吃一般的就在一楼。餐馆门前有一块空场地,停满了大小车辆。这些都是慕名而来吃“沔阳三蒸”的。
汽车刚停下,就有一股肉香味扑鼻而来,加上腹中饥饿,让你不由自主的流出口水。还没有走进大门,早有小姐上前热情接待:“请问先生,你们共有几位?”
“共有四位吧!”
“请跟我来。”小姐把我们引进二楼的一间独桌雅室。接着说:“请里面坐。”
我们沿桌坐下,小姐为我们倒茶、摆好杯筷,顺便递给我们一个菜谱,说:“请问,哪位先生点菜?”我们几个相互看了一眼,我接过菜谱,翻了几下,菜名很多,一时不知点什么菜好,我将菜谱递给了另一位同事,说:“你内行些,你点吧?”
小姐看出我们为点菜为难,说:“你们是外地人吧,在我们沔阳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到沔阳来,如果不吃沔阳三蒸,就等于没有到过沔阳,’我给你们介绍几道地道的地方风味菜,‘沔阳三蒸’是仙桃最具地方风味的一道菜,凡到仙桃来的客人都点这道菜的,我们这里还有黄牯烧蒿菜、炒菱米、炒莲米、炒藕梢……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地方风味菜。”小姐一连说了许多具有地方风味的菜名。
“先来一道‘沔阳三蒸’吧!”我犹豫了一下,说。然后又随便点了几个其它的菜。小姐为我们记好菜名后,说:“请稍候。”说完便轻轻地飘走了。
一会儿,一道热气腾腾的“沔阳三蒸”端上了桌,我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粉蒸肉送入嘴里,果然味道不错,我说:“很好吃的,你们快吃呀!”于是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往嘴里送,大家仅连酒也顾不上喝,一会儿,一盘“沔阳三蒸”仅被我们吃了个精光。大家都觉得这顿饭吃得最开心。
平原的历史是平淡的,湖区的历史也是平淡的。然而,这一道菜却不平淡,一端就是千余年。平民百姓端它,达官贵人也端它;文弱书生端它,疆场武夫也端它;仙桃人端它,仙桃周边的人端它,仙桃以外的人也端它;过去端它,现在端它,将来仍端它。
一道菜从原始走向现代,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乡村百姓的餐桌走进了城市豪华的宾馆、饭店。
回望仙桃,它仍是一块平原,一汪湖区,一片水乡,仍生长稻谷,生长野菜,生长莲藕,生长螺蛳,生长鱼虾。走进仙桃,那“沔阳三蒸”的乡味扑鼻而来,香飘万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