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药苦口
五一回家,老妈说她身体不适,嘴里面苦,吃什么都没味。我知道,老妈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上街去买消炎药和清火的药时,我对卖药的医生说:“给我两盒阿莫西林和一大包黄莲上清片。”医生:“黄莲上清片你要片剂还是胶
五一回家,老妈说她身体不适,嘴里面苦,吃什么都没味。我知道,老妈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上街去买消炎药和清火的药时,我对卖药的医生说:“给我两盒阿莫西林和一大包黄莲上清片。”
医生:“黄莲上清片你要片剂还是胶囊?”
我:“一般的就可以了,就片剂吧。”
医生:“我还说拿点上档次的药给你呢。”
我:“什么档次不档次的,能治得好病的就是好药,它就有档次。”
医生:“这种上档次的药毒性小。”
我:“是药三分毒,关键是不要生病,省得吃药。”
那医生再无半句应对言语,开始和我套起了近乎。
医生:“看你怎么那么面熟呀,我好像在哪见过你?”
我:“不会吧?我们有在一起读过书吗?我怎么没印象呢?”
医生:“应该是在同一所学校读过书的。”
我:“哦,那可能是吧,我94年在二中读的高中之后去外省上的大学,你在哪读的呢?”
医生:“我可能记错了吧,我89年在五中读的初中,之后上了卫校。总之我感觉我好象是认识你。”
我:“我可能长的是大众脸孔,在哪都能见到吧。”
再一看那位医生,个子矮矮的,穿着白大褂,戴个小眼睛,一脸的精明相,三分像医生,七分到像是位生意人。曾经看过温瑞安大师的作品《少年冷血》,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招无好招,能打败对手的就是绝招;剑无好剑,能杀死敌人的就是名剑。是呀,药无好药,能治好病的就是良药。什么档次不档次,花三分就能治好的病为什么要花三十块呢?什么药会没毒呢?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吃,有没有遵医嘱,有没有对症下药。毒性大吃死人的药国家药监局会让制药厂生产吗?会让医院卖吗?
过后我不禁在想,什么时候名牌档次风也刮到医院里来了?所谓医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而不是吹风机。当然,当今社会之大,人生百态之多可以想象庸医也肯定不计其数,头痛医脚者更是比比皆是。曾经看过一些有关医生收红包拿回扣的报道,也知道医院一般都是先交钱后看病的,钱不够不医,交的钱用完就停药。但凡医者,医德最重要,医术还在其次。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很多医生收红包、开名贵针水药剂收起好处已经成了医院的一潜规则,虽然医院也明文规定不准收取病人红包,不准乱开名贵针水药剂拿提成,但是你情我愿的事,很多人都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当然有受贿者,就有行贿者;有收红包者,就有送红包者。因为有的病人家属已经不信任医生了,而要用送红包来作为对医生信任的一种砝码。医生收的红包越多,他们就越信任医生,就越相信医生会尽职尽责的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拯救自己的亲人,延续他们的生命。更有那财大气粗者,抬着一个即使华佗再世恐怕也回天乏术之人一进医院就对着医生大声嚷嚷“给我用最好的药,一定要把他(她)医好”,对于这种人医生开点名贵上档次的药啊针水之类的也还情有可愿。但是对于很多穷得起病不起吃着上顿没得下顿之人来说,这收红包与开上档次的名贵药材之举也就不可为之了。诚然,医者也是人,也要吃饭,也有家室儿女,也要养家糊口,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整天面对着病人痛苦的神情,病人家属哀求的目光,我想医生也已经麻木了吧。但有些医生就巴不得像棺材店老板一样希望天天死人,也想着医院的病人多点再多点,好让自己的腰包鼓鼓的,领钱领到手抽劲而不是做手做到手抽劲。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医生的错,看不起病也不能怪医生,毕竟医院不是慈善机构。父亲常和我说:“上等之人,不病就吃药;中等之人,病了才吃药;下等之人,病死也不吃药。”在父亲的眼里,人分三六九等,有钱的就是上等人,没钱的就是中等人下等人。是下等之人怕药苦宁死不吃吗,我想不是吧,是他们没钱吃。当然这怪不得谁,要怪也只能怪我们的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科技还不够发达,人民还不够富裕,体制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够让人人都能有病就医的地步。于是乎医院有了拒医之说、有了收红包的现象,这一切的现象存在也就显得是那么的合情合理了。
清朝龚自珍曾在其《己亥杂诗》中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的国家更需要华佗再世,扁鹊重生,有这些济世良医在,以他们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舍我其谁的精神在,一切的不治之症还不都能够药到病除,又怎么会有拒医、收红包这些现象存在呢,又何来名牌档次的药之说呢。愿我们的国家再多些这样的神医,可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让人们少些痛苦,多些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