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深处情最痴

爱到深处情最痴

藩表散文2025-04-10 00:16:46
爱到深处情最痴,鹏程万里醉书生。题记:前史村位于石河南岸,该村38岁农妇张茜,对80多岁的继父、残疾失明的老母、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哥哥,不离不弃,接到婆家十六年如一日精心侍养,对待公婆,恪遵儿媳职责;
爱到深处情最痴,鹏程万里醉书生。
题记:前史村位于石河南岸,该村38岁农妇张茜,对80多岁的继父、残疾失明的老母、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哥哥,不离不弃,接到婆家十六年如一日精心侍养,对待公婆,恪遵儿媳职责;对儿女尽心呵护,她以羸弱的双肩支撑起飘摇欲坠的两个家庭,用爱的清泉滋润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田,涓涓细流汇成了人间大爱,正是:“都云此情痴,谁解其中味”。

五月二十五日,笔者与前史村的大学生村官驱车到该村采访。当天气温30多度,晴朗的天空下热浪滚滚,一马平川的麦子已呈一片金黄,乡间的村村通公路上,收割后的油菜一堆堆地码在路边,有的农民挥舞着檫拍菜籽,有的在检修农机机械,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上午9点多,我们踏进了张茜的农家小院。虽然笔者事先听过该村村官的介绍,心里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还是对所见感到惊异。
张茜的住房是一溜四间堂屋,土墙瓦房,低矮的门,小小的窗,室内昏暗;兩小间东厢房,一间盛着草,一间临时棚是她的灶房;主房的西侧,用石棉瓦盖有一间更低的工棚模样的房子,散发牛粪气息的屋子里,靠南凳了个床,是公婆居住的地方,床的北边是牛槽和牛栏,张茜说,那院里卧着的两头牛是打光棍大哥和公婆的财产,光棍大哥和他们住一个院子,睡在主房东的一间里。靠牛棚的南面,临墙搭个棚,棚里放着锅碗瓢勺。张茜说,这是过去公婆和光棍大哥的灶火,公公有病后,两家人在这儿一起做饭,有三年了。可是,张茜给人的印象是朴素整洁,虽然38岁,慧中秀外,风韵犹存,可以预想少女时代俊俏的模样,其容貌与境遇的差异真可谓天壤之别,张茜好像看出了笔者的疑问,款款讲起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苦涩的童年,母亲给她一颗感恩的心
张茜是邻县小王庄人,生父是个普通农民,母亲是个残疾,哥哥是个不知道做饭、干活的精神病人。她的母亲在十岁的时候捋树叶,不慎掉树,医治后落了个残疾,左手左脚严重变形,肌肉萎缩无法正常坐立。父亲没有嫌弃母亲,娶到家后百般呵护,结婚后生育大伟、张茜兄妹两个,大伟六岁的时候患了脑膜炎,病情治好后落了个间歇性精神病,连做饭干活都不会,发病时疯疯颠颠到处乱跑。张茜的父亲在张茜12岁的时候,由于操劳过度患胃癌去世。父亲去世以后,照看残疾的母亲和哥哥的责任完全落在了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的肩上,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但她无怨无悔。张茜14岁时,继父经人介绍开始走进了这个多难的家庭,那时候继父会泥水匠手艺,走南闯北,没有父母和妻室,在别人冷嘲热讽的话语里,他以一个男主人的身份,照顾这个家庭。那个时候,继父给人盖房子,总是在吃饭时偷偷把馒头节省下来带回家里,每逢过年过节,到距家十里的集市上粜些粮食,为儿女们买些衣物,这些举动在小张茜的心里不时溅起幸福的浪花,母亲教导说:“你要将来善待你的父亲,他对咱真是仁至义尽”。继父的老乡和家门口的人曾经劝她:“别傻了,那女人残疾,孩子有精神病,妮子早晚又是外乡人,你图个啥呀!等你爬不动了,还不是一脚踹出大门!”继父听到这些话也非常生气:“宁可撵回来,也要养活她娘儿们,她们实在太苦了。”母亲和继父的恩爱感化着她,她下定决心对继父、生母和兄长不离不弃。
守候承诺,迎年迈双亲居婆家
1990年,年仅20岁的张茜出嫁,张茜相貌出众又踏实肯干,在娘家是公认的美女,来提亲的踏破门槛,因为家境,但她有自己的择偶标准,有四家相过面的都自动推辞了,虽然继父和母亲不让她考虑身后的事情。20岁的时候,与前史村的王向伟结为秦晋,因为向伟愿意接受张茜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向伟兄弟三个都还没有媳妇。新婚以后,继父身体健康,能照看母亲和哥哥,他们仍在小王庄居住,逢农忙时节,张茜小两口回娘家招呼收种庄稼。张茜虽然住着二十多年的土墙房里,她的心是欢畅的,步子是轻快的,次年大儿子呱呱落地。1995年,视物昏花的母亲被送进医院,张茜夫妇粜麦、玉米,又借些高利贷,计1800多元送母亲到医院医治。手术台上,母亲可能由于害怕,或是以前有癫痫病史,一时口吐白沫不断抽搐,没做成手术,医生让她回去治好后再来。病情稳定后去做手术,医生说母亲的双眼已经永远地失明了。母亲的失明,成了女儿永远的心痛。张茜说着的时候,泣不成声,泪水从捂脸的指缝里淌出,停一会儿,她洗洗手和脸,继续对笔者倾诉。
母亲眼瞎后,张茜夫妇把母亲、继父和憨哥接到前史村,先是住进自己家里,后来在村西找了闲房子安置。2006年,张茜夫妇在村北云呈寺西南的玉皇庙借一间房子让他们居住。玉皇庙原有一间小屋,供奉几尊神像。他们便在玉皇庙东边依墙盖一间房子,地基是河光石,墙体是从北边捡来的废砖,石棉瓦是从赵庄乡木中营市场买来的。一间房子历时半月,大伟住西间,两位老人住东间。从张茜的家里到庙上,有河滩、岭地蜿蜿蜒蜒二里多地;每天张茜要往返3到5趟,一日三餐两边做饭。张茜说:“苦点,累点,能看看爹娘在身边,值!”
屋漏偏逢连阴雨
2009年,公公突发脑血管硬化,四肢动弹,说话含混不清,丈夫随团在外演出,张茜义不容辞地尽起做儿媳的职责。她四处打听良方,有人告诉她,用炒热的麸子拌醋,可以活络脉络,每天需敷5、6次,她每天四点多起床,为公公炒麸子换敷料,换上敷料,添锅做饭,做好此后吃了,去玉皇庙给正患肠炎拉肚子的继父抓药、输水,做饭,侍候三人吃饭,晚上,继续给公公炒换敷料。一连两个多月,梦魇般的日子使她身心的交困,有几次公公在夜间醒来,还看见她伏在床头昏昏而睡,为儿媳的孝行流泪。2009年夏,张茜觉得胸闷,心跳过速,浑身瘫软无力,她当胃炎进行医治,村里的医生告诉她:“张茜,你面黄肌瘦的,不是胃病,快住院检查检查吧。”到县人民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和胆囊炎,当即被安排住院。度过危险期,张茜开些药回去医治,拖着病恹恹单薄的身体,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又开始了在两个庭院间旋转。
2010年春节正月二十一,张茜的丈夫要到三门峡打工挣钱,张茜送他到焦楼坐车。继父在连续几天肠炎、肾炎紧急治疗后,病情有所回头,正在床上安睡。自己蹒跚着下地烤火,他披着政府几年前照顾的黄大衣。烤火时黄大衣无意间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