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钟君的《秋思》

谈钟君的《秋思》

真艹杂文2025-12-01 10:13:08
在我们的社团里,有两位风华正茂,德才兼备的在校大学生。一位是台湾的郑沨,一位是大陆的钟君。他们有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文学修养即语言表现力都非常地不错。同时他们好象都进入了创作的误区。出于对人才的爱慕
在我们的社团里,有两位风华正茂,德才兼备的在校大学生。一位是台湾的郑沨,一位是大陆的钟君。
他们有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文学修养即语言表现力都非常地不错。同时他们好象都进入了创作的误区。
出于对人才的爱慕,我想劝导他们几句。
现单谈谈钟君吧,请看他的新作《秋思》:
“寒鸦冷月清秋,
落菊残荷兰舟,
寒鸦孤灯散雨,
闲庭初驻,
老柳几双鹧鹄。”
显然他是在学填词,学的是元曲小令《天净沙》。
请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高下之别,稍懂文学者一见便知。
我在钟君的评语栏里写了几句:“小钟朋友,你好象钻进了一个死胡同。这样不好,它会堵塞你前进的路。”
小钟之作,头两句非常不错,很有神韵。但从整体看,无疑是败笔。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是不成功的。
文学创作,是内容决定形式。你的思想要何种文体来表达,是要根据内容来选取文体。如果没有你合适的文体,尽可以畅抒胸怀,挥笔自如地写,管它什么文体词牌,只要思想性艺术性都满意了,又有感人的力量,那便是一篇成功的好做品。
你看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是什么文体?当时盛行的律诗、绝句,可我们伟大的诗仙什么都不管。最后写道: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共消万古愁!”
千古以来,谁不为之震惊?这才是真正的文学!还有他的《蜀道难》,《梦游天老念留别》,根本不受那文体句型的困绕。畅抒胸怀,挥撒自如。
鲁迅说:“中国的好诗到唐已经做完,以后再没有跳出如来佛手心之齐天大圣。”
古今中外,世界顶级的文学泰斗的文风尚且如此,当今的青年学子,又为何要为那词牌所害呢?
再如苏东坡,他早年全力于写诗,当时的诗体大多是律诗、绝句,其格律声韵要求都很严。苏东坡的格律声韵都当无可挑剔。他一共写了4000多首格律诗。可史学家们都说他是浪费了才华。他的成功在是在于他的一些名词。如《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江城子》等。
尤其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名句,字字震惊人心,让人终生不能忘怀。
这就是内容决定形式。他的思想情怀在选定的文体中,完美、精妙地表达出来了。
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篇作品成功与否,是在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是否有感人的力量。
小钟和郑沨,两位风华正茂的学子的文学修养和文笔都非常的不错。在文学上大有希望。可千万别让那糟粕之物断送了前程。

2007.11.25.草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