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打架事件反思
最近我院接连发生几起打架事件,于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这学期以来的一系列打架事件进行反思,到底是偶然的撞车,还是某种必然的因果生衍。通过几起打架事情的原因分析,大都是因为口舌之争而起,或是由于一件微不足
最近我院接连发生几起打架事件,于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这学期以来的一系列打架事件进行反思,到底是偶然的撞车,还是某种必然的因果生衍。通过几起打架事情的原因分析,大都是因为口舌之争而起,或是由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引起,你不能将这仅仅理解为年轻人的情绪冲动,这仅仅是导火索而已,即便这次没点燃,下一次还是必将引爆充满焦虑的火药桶。
为何打架事件接二连三?
每一次打架事件发生后,学校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全校学生公布并予以警示,甚至发动学生进行大讨论如何处理同学关系。但有意味的是接下来的一次打架总是发生在刚处理完一个学生或者是刚进行过一次讨论之后的最短的时间,让人甚至产生一种是示威、叫板的意味。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也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所谓的公开处分大都有杀鸡儆猴之意,是一种“威逼”。一般来说,威逼仅仅是对懦夫能起到恐吓作用,对于真的猛士是绝无意义,而学生这年龄段特有的逆反心理以及自我标榜的心理都驱使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去践踏规则来实现自己标新立异或者是成为“英雄”的愿望,这是一种很隐晦的愿望,属于潜意识的层次,或许学生自我都没有明显感觉,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他们的行动。至于大讨论,我觉得本身是一种比较好用的怀柔政策,通过学生的自醒来实现教育目的。但问题在于,学生打架仅仅讨论同学关系显然又是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于直接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比如说前面我所提到的焦虑,是不是会因为这样的讨论而消失一点点呢?
任何的事物都有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打架事件在这学期的突然涌现,仅仅说明它已经从潜伏期里迸裂出来。
年轻人十分崇尚哥们义气:“你看得起兄弟,兄弟就是你的铁哥们”,就和你“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你帮我教训了一个“冤家对头”,我也替你给“仇人”放血;“谁敢打我家哥们,老子就要谁的命”……
哥们义气不是真正的义气。义气者,刚正之气、正义之气也,它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劫富济贫,匡扶正义,为天下的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是何等的甘畅淋漓?可以说,一部《水浒》,就是一部“正义传”。
为了哥儿弟兄,那怕去杀人放火,也“脸不变色心不跳”,被绳之以法,还“撞到南墙不回头”,就是犯罪当死,照样“死心塌地”,叫嚷“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讲哥们义气的人,总要为报恩或报仇干法律不容的出格事,进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可见,哥们义气并不义气,没有一点点正义之气!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的生活溺爱、包办过多,但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又过高,这样,一方面使他们养成了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的心理,惟恐考试成绩不好,不能升学、不能成才而无颜面对父母。
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多是秀才,少有人才,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今天呼唤素质教育,就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当今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他们的素质如何,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因此,重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
(二)、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
(三)、提高教师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惑、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最后我认为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迁客骚人幽怨情——柳宗元
下一篇:做人不能太伊能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