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竞技场之一:韩寒VS郭敬明

80后竞技场之一:韩寒VS郭敬明

逐本舍末杂文2025-04-09 14:47:20
作为当代中国网络社会“80后”大家庭的一员,尤其是自己也属于不甘寂寞的一分子,同样也自恃在写作方面有两把刷子,于是就在林萧挑战郭敬明这样的大的“历史前提”下,坐在电脑前开始对近年来几个80后知名人物也
作为当代中国网络社会“80后”大家庭的一员,尤其是自己也属于不甘寂寞的一分子,同样也自恃在写作方面有两把刷子,于是就在林萧挑战郭敬明这样的大的“历史前提”下,坐在电脑前开始对近年来几个80后知名人物也包括我自己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一对一的比较。前期不是有个北京作家曾写《比较一下王寒星和郑小琼》这样的文章吗?既然现在也敢把自己和80后大佬们尤其是韩寒、郭敬明两位人气天王排在一起,就还是说明有一点关于自己能力和人气的自信心的。苏德、周嘉宁、孙睿、范祖德等后来不再多在网上露面,故此这次评论就暂时略去,只列举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张一一、步非烟、安意如、春树、林萧、郑小琼和我十个人。这次我就把在网上对这几位80后弄潮儿的认识和看法写在这里,以抛砖引玉之滑稽,博大家一笑。
韩寒,中国青年中一个十足的另类,80后概念的实际引领者,“一块上海大金子”。十年前中学成绩七盏红灯高高挂,可当时的社会声望就比之于香港二流明星都不逊色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等数和届数成正比(第一届比赛一等奖、第二届比赛相应地成为二等奖)的应考者,谢霆锋式的发型和冷艳,以一本《三重门》而给人留下印象的青年作家。这就是我对这个韩寒的初步印象。“陆续发表了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度》,小说《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文集《韩寒五年》,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长篇小说《光荣日》,博客精选《杂的文》等作品。”这一段文字选自他的百度词条。其实这么一大堆东西中,除了《三重门》、《零下一度》之外,没一本足取的。印数和销量的曲线下降最能说明问题。尤其是《长安乱》,我看过一段,我不敢用王朔式的调侃来揶揄韩寒,比如说“我憋着气在厕所蹲着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看了几篇”这样的话,但是我以一个80后的人格来讲(如果80后还有人格的话),我真的对他的这部小说完全不敢苟同。因为我不知道在这部小说里,怎样才能看出一个80后弄潮儿的创作才气,这些在里边反正我是没找见。好像那是2004年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在白象方便面厂上班,车间质检、班长没一个说这本书好的,那时候我是车间质检。我像检查产品质量一样反复研究了好几章,还是不能看出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和尚道士的乱七八糟,好像还有武当派吧。语言的、结构的、思想的、意义的,混乱是最大的特征。我只能说这在篇幅上是一个长篇,其他的什么也不能说了。我就怀疑,出版社也真可怜,就只是冲着韩寒的名气来抢书稿,这本身就是一个致命错误。因为作家不是印钞机,他的东西是要经过大脑的过滤才能出来的。再说,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韩寒又不是当年的琼瑶,几十年的未能出版使琼瑶积压了很多优秀的书稿;更不是契诃夫,老契出版第一本小说时,原创书稿堆在地上比他的个子还高。人在落魄时期至少是默默无闻的时期写的东西其实才是最能反映作家创作实力的东西,所以我就说,王寒星啊,你现在没钱出版,那你也不能间断写作,等出名了至少不会拿着胡诌乱扯的东西出去顶杠,呵呵。成名较早这是韩寒生活的大幸,却也是他文学的不幸,这一点他以后会明白的,而不是像他现在一样拿着张爱玲的一句话“出名要趁早”来到处招摇,夸饰炫耀。出版社跟在屁股后边要稿的日子里,韩寒已经不再是初写《三重门》那时候的挥洒自如的他了,穷于应付的人活得累,穷于应付的稿子更加不上台面。我甚至觉得这应该是韩寒的败笔。韩寒这几年的写作已经明显不如郭敬明,无论是数量、速度、质量、影响等,当然我讲的是写作的速度,要是开赛车的速度,那小郭还是远远比不上的。我一直在想,韩寒江郎才尽的日子是不是已经到了?就像王安石所写的小寓言一样,方仲永“未尝识书具”的时候就已经写得很好了,但是其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最后的结果是“泯然众人矣”,所以这篇文章就叫《伤仲永》,很无奈的。我想要不是这样的结果,那咱们中国的唐宋散文就不是八大家了,除了韩愈、柳宗元、三苏、曾巩、王安石、欧阳修之外还得加一个,方仲永,唐宋九大家了。尽管我不是说韩寒和方仲永一样,最后会“泯然众人矣”,但出名过早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的历练、对生活的认识毕竟很是有限。我们当然也希望韩寒这个红了将近十年的名字在皇皇中国文学史上能够写下,但这还是需要他的辛苦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的,他还有很多路要走。韩寒这几年不再专业写作的原因,我觉得除了开赛车占据一定时间和精力外,主要原因还是写不出来了。金庸封笔是因为他自己已经难以超越自己的高度,而韩寒却是精满自溢后没精可溢了。我不知道韩寒在享受极速飙车的乐趣和快感中,是否隐隐感到自己的心口有些刺痛:郭敬明你这个小子,要不是你我还是真正的老大!没办法,社会就是这样,推陈出新,相对于韩寒这个陈的来讲,郭敬明已经是属于新的了。也许几年之后,又有某某成为80后领头羊,所以,一味的生气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韩寒的叛逆,几乎是李敖式的叛逆,是出了名的,这一点我最为欣赏。在第一次听说韩寒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连带知道了他的嘲弄国家教育体制的言论,不觉大快人心。前几天又看见他的其他经典言论:“周庄的大门口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公车,可见我国政府对提高官员的艺术修养是十分注重的。”“街上美女很少,因为这年头,每天上一次床的美女比每天上一次街的美女多。举凡女孩子,略有姿色,都在大酒店里站着;很有姿色,都在大酒店里睡着;极有姿色,都在大酒店经理怀里躺着。”说实话,写的真好。近年来官员腐败和社会腐化这是人人都能看到的东西,但是像韩寒一样能以这种调侃的口吻说出来的还是不多,很多人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就像前期汶川大地震,韩寒执意要亲自去四川,他的意思很明确,捐款是肯定的,但是他不愿意自己的良心钱都被那些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的大小硕鼠们给吃掉。这也间接反映出了韩寒的内心世界:对腐败的痛恨,对现实的诅咒,以及内心的压抑、无奈,力不从心。从这点上讲,韩寒也是一个很温情的有善心的年轻人。我又突然想到,韩寒这一点和王朔还是有些相像,王朔也是表面好像很爱骂人,实质上也很温情的一个人。只是韩寒这样言语尖锐、眼里不能容下半粒沙子的人,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