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捕蝉

夏日捕蝉

瓦垄班散文2025-04-08 14:13:15
采菊东篱的一幅音画作品《生命的色彩》,犹如一股山涧的清泉,清凉着夏日的心境。舒缓的音律中,一幅幅美图慢翻轻展。各种花卉树叶,还有螳螂,蜘蛛,蜻蜓,蝴蝶鲜艳夺目。原来生命的色彩,竟然是这样的美幻美伦。仿
采菊东篱的一幅音画作品《生命的色彩》,犹如一股山涧的清泉,清凉着夏日的心境。舒缓的音律中,一幅幅美图慢翻轻展。各种花卉树叶,还有螳螂,蜘蛛,蜻蜓,蝴蝶鲜艳夺目。原来生命的色彩,竟然是这样的美幻美伦。仿佛有一股夏日原野的清风从心头漫过。不由人心怀意马,放马村野,一幅幅滚动的夏日画面在脑海里,随着美妙的音律叠加浮现。“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穿花佚碟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在感动生命色彩美好的同时,隐隐约约又感到缺少了什么。到底缺少了什么?对了,缺少了蝉声!夏日,是蝉的季节。没有蝉鸣的夏日,那还能叫夏天嘛?
“泉溜溜幽咽,鸣琴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那是唐朝诗人卢仝,躺在南山的树荫下,望着阴亭的古槐,任凭海潮般的蝉声冲击耳鼓的意境。我们这些在村野跑疯了的孩子,可没有那些诗人的雅兴,也没那个闲工夫,在树下发呆。有时间还捉蝉,逮蝈蝈去呢.
听蝉叫容易,捉蝉难。每天中午,我们在家里盛新麦子的缸里抓几把麦子,放到嘴里嚼烂,在池塘的水里,洗去杂质,剩下面筋,然后,把面筋粘在长长的竹竿尖上。跑到有蝉叫的树下,从蝉的身后,悄悄,慢慢地向蝉移动。当基本快接触到蝉的时候,迅速用竹竿顶部的面筋,粘住蝉的翅膀。随着一声声嘶力竭的蝉鸣,紧接着是一阵胜利者的欢笑。
有时候,我们也用马尾毛发去钓蝉。把马尾的毛发打成一个活结,去套住蝉的头部。这是个眼疾手快,技术难度较高的活路,再加上蝉本身有很强的警惕性。所以,成功率相对比较低一些。只有在找不到小麦的情况下,才使用此招。
成功率最高的就数捉蝉蛹了。蝉是由蝉蛹蜕变而成的。每天傍晚是蝉蛹爬出洞穴,上树蜕变的时刻。放学后的我们,根本顾不上回家吃饭。在夕阳落山以前,早早的来到旧宅基地的柳树和槐树下,趁着夜幕降临以前的光亮,低着头仔细的寻找刚刚破土的小洞洞。洞口越小,说明蝉蛹还在洞里。我们就把手指放进洞里。蝉蛹很快就会用前边的爪子,抓住我们的指头。只需轻轻抬手,蝉蛹很快就成了我们的俘虏。把捉到的蝉蛹带回家里,用脸盆扣上,第二天清晨早早起来,掀开脸盆,脸盆下,就是几只已经蜕变漂亮的蝉了。
捉蜻蜓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蜻蜓喜欢水,也喜欢戏水。每到夏天的中午。有时候我们也去捉蜻蜓。在家里拿上一把扫院子用的大笤帮,一边在村旁的池塘里洗澡,戏水。一边用笤帮扑蜻蜓。当捉到母蜻蜓时,就用细细的长线,拴住母蜻蜓的身子,一只手攥住线头,然后放飞蜻蜓。不大工夫,就会有公蜻蜓前来配对。这时,我们就会迅速收线,捉奸拿双。看来,爱情并不是人类的专属。就连蜻蜓,为了爱,也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夏日,绿色的原野,是夏虫的世界,也是孩子们的世界。我们除了捉知了,蜻蜓,蝈蝈。也会捉蝴蝶,蟋蟀。
《生命的色彩》,伴着凯文科恩的旋律,仍余音绕梁。它提醒我:给自己的人生一份闲情,一丝惬意,一点感慨。寻觅生命最初的色彩与感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