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眼睛

角落里的眼睛

自取其殃散文2025-04-06 11:08:26
一座傍山而依的教学楼,在这个村子显的格外醒目,白瓷贴面的墙,砖红的琉璃瓦,使村里低矮灰暗的民房有点陈旧、落寂、孤独。村子里偶尔有声音飘出:也多是童音和老人的咳嗽声。无论是拂晓还是黄昏,站在旧房子前的身
一座傍山而依的教学楼,在这个村子显的格外醒目,白瓷贴面的墙,砖红的琉璃瓦,使村里低矮灰暗的民房有点陈旧、落寂、孤独。村子里偶尔有声音飘出:也多是童音和老人的咳嗽声。无论是拂晓还是黄昏,站在旧房子前的身影总是不由自主要看一眼学校,眼里多是祈盼、希望,满脸疲惫的眼神也会忽然亮一下,近而溢满温柔。
我的朋友,一位刚大学毕业,等待上班的学生,临时在那做老师,帮缺老师的乡下孩子上几个月的课,一旦她上班的事定下来就结束。一个周末的下午,朋友打电话约我,说想一起聊聊。八点稍过,朋友风尘朴朴的来到了我家,吃过晚饭,我跟儿子围着她,她打开了话匣子。
她去的学校是离乡镇很远的一个山区小学,虽然那儿所有的路全是土路,但学校的教学环境却很好,一栋三层的办公教学楼,一溜做伙房的平房。院子多数地方被硬化了,很干净。学校四周是全校师生种的小松树,长的很茂盛。教学楼内的环境也井然有序。每每打扫卫生的时间,孩子们不是用拖把拖地,而是人手一块小抹布,一个个蹲下来、有的甚至爬着或跪在地上,一下一下擦干净地板和楼梯,一拨一拨,像小羊在吃草。包括她在内学校共六位老师,却带着一到六年级、两个幼儿班的学生,师资力量明显不够。只好所有老师都是全才,不管你是不是很专业,只要是有点空闲的老师,总是连带音乐或美术,老校长也不例外。
她告诉我,最让她感动的是那些幼儿班的孩子,每年春天,外出打工的父母带走了孩子们心灵和生活上的依靠。留在家的爷爷奶奶因为还要照顾家里的鸡鸡狗狗、田里的庄稼,没法带好甚至没时间带孩子,总是死乞烂缠学校,无论年龄是否合适,全要交给学校。学校不具备教授幼儿的条件,但经不住家长的苦求,只好开绿灯。她说:这些孩子真是可怜的紧,但也很可爱。中午午睡,老是睡着睡着便掉下地来,然后惊恐地睁眼看一下老师,赶快又爬回自己的位置。我问她:“床高吗?”“这样不是把孩子摔坏了吗?”她笑了:“哪有什么床,是爬在自己的座位上睡的。”心,忽然就柔柔的痛了一下。我的孩子听了忍不住问:“阿姨,午睡后他们发小点心不?”她摇了摇头,眼光有些暗淡:“没有小点心,没有好吃,什么也没有。”接下来她给我和孩子讲了一瓶饮料的故事。
她刚去学校,老校长怕她不适应新环境,便将两个幼儿班大小三十个孩子交给她,让她先适应熟悉环境。一天室外活动课,孩子们休息,她拿出一瓶从城里带去的绿茶,刚开盖喝了一口,听到孩子们的吵声:老师,快喝。
回头到三十双眼睛齐齐盯着她的饮料,然后是七嘴八舌的声音:老师、老师,您的饮料是不是很甜?
她看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她的眼睛有点湿润了。她对孩子们说:来,大家排好队,每人尝一口老师的饮料好不好?
好!孩子们大声应着。于是,每人半盖,三十个孩子每人一小口,饮料喝完了,孩子们的眼睛还盯着瓶子不放,她有点奇怪,就对孩子们说:老师再没有饮料了。
一名胆子较大男孩子说:可是,老师你还有瓶子,能给我吗?这一说不要紧所有的孩子都争着向我要瓶子“老师,给我;给我,老师”,“要瓶子做什么?”“一只瓶子能买两个好吃呢”,他们齐声说。“一只瓶子能买两个好吃?”,那个胆子较大的男孩子大声说:“是的老师,因为一只瓶子能卖一毛钱,一毛钱能买两个好吃”,“是什么样的两个好吃?”他们天真、的异口同声的说:“一只小红萝卜,一块QQ糖”。听到这时我的孩子说话了:妈妈,从我的压岁钱里取出壹佰元,买一箱饮料给那些小朋友好不好?我和朋友心酸的笑了,我用力点头答应着孩子。我的孩子不知道,这些孩子缺的不只是饮料,还有关爱、引导,更近一点的还有自尊。孩子们无邪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你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那怕是山区角落里的眼睛,它们一样放映着真实。
朋友遇到的不只是这些令人心酸的事。她说:课堂上能给孩子们的知识太少了,我们六个人全不是专业的幼儿老师,不太会唱,也不太会跳,只能教一些简单的儿歌。就是课本也很少,三十个孩子,只有永远老套的十八本书,就这点书,也怕孩子们太小不爱惜,很少发到他们手。每次只要是发课本,孩子们总是欢天喜地、大声高呼:发课本了,可以看书了。其实他们非常爱惜书,而且看的也很认真,书里的东西,只要教他们一两遍,他们会记的很快而且很牢。朋友说:有时看着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自己真的好惭愧,气恼自己没有学到更多的儿歌或故事。
我安慰着朋友,慢慢会好起来的,国家的政策不是逐渐向农村、向教育倾斜吗?朋友说这个过程太慢,接下来她又告诉了我一件事:学校六个老师轮流自己做饭吃,本来是有个做饭的炊事员,可人家嫌三佰元的工资太低,不愿来了。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好每两人一周,自己做饭吃。一天早晨,一个头发有点乱的小朋友走到她面前说:老师,我给你带好吃了。
朋友很好奇,什么好吃?
包子,我奶奶做的,爷爷让我带给新老师,说新老师可能不会做饭。
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两个洋芋地皮菜包子硬要给我,还一直说:爷爷说了,等小羊再长胖点,一定会请老师去我家吃羊肉。朋友没办法接过了两个包子,同时问道:你爸爸和妈妈呢?
去打工了。老师,我爸爸和妈妈能赚好多钱,一月一仟多呢。妈妈说了,回来要给我买新衣服还有新书包,还有好多好多好吃呢。
看着孩子有点脏还掉了一只扣子衣服,和着一双憧憬的眼睛,朋友被感动了:山里人的眼睛一样是明亮的,山里人的爱同大山一样厚实。这些眼睛不分老幼:饱含着关爱和期盼。
朋友问我:我是不是不需要等分配结果了,是不是留在那,和孩子们一起,伴他们走过一段没母亲的日子?我知道:朋友说这句话时已经决定了要怎样做,我为孩子们高兴,也为每个角落闪闪发光,星子一样寻觅、祈盼的眼睛高兴。角落里有渴望的眼睛、也有发现的眼睛,更有一些善良、关爱的眼睛。我也相信这些眼睛终将聚焦,照亮缺爱的村村落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