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风流人物看今朝温州鲁商
掌声阵阵辞旧岁,欢声笑语迎新年。2013年伴着夕阳的余辉即将过去,2014年迎着朝阳的霞光亦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在温州的“鲁商”和山东老乡,欢聚一堂,忆旧岁,话感慨,论成就;说来年,绘宏图,展举
掌声阵阵辞旧岁,欢声笑语迎新年。2013年伴着夕阳的余辉即将过去,2014年迎着朝阳的霞光亦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在温州的“鲁商”和山东老乡,欢聚一堂,忆旧岁,话感慨,论成就;说来年,绘宏图,展举措;闹今宵,叙友谊,共祝福。其乐融融,热闹兮!
山东商会想事周全,定这次“鲁商”聚会为山东商会一届三次大会,还出会刊,以示郑重,并邀请我为此刊作序,勉励大家。在座有诸多德高望重的首长和老领导及学者文人,我这说文“不文”说武“不武”的“半拉脚”,岂敢“班门弄斧”呢?羞煞我也!
在这场景里,我心情激动的差一点要跳出来,只得用双臂紧紧的抱了。本想赋诗一首,但才疏学浅,即使搜肠刮肚也未能如愿。想了半天,只得以即兴散文“滥竽充数”了。
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鲁商,不免使我想起,1976年,我从鲁北平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及“义和团”运动发祥地走出来,从戎来到全国六大著名的“风水宝地”之城,后来又戴了“温州模式”桂冠的温州。在这里,由于“职场”的需要,我历经了三个山东“老乡圈”——
第一个“老乡圈”是温州解放时的南下山东人,被尊称为温州的第一代山东人。我来时,他们作为部队师团级首长或地市级领导,见了我这小老乡,高兴地不得了。其后,曾有多位关心过我,呵护过我,提携过我,帮助过我。他们有的参加过抗日战争,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南征北战,都是屡立战功或战功赫赫的功臣英雄及部队骨干。他们经过组织精挑细选,奉命南下接管温州,脱去戎装,担当起地方主要领导,作为温州和平解放和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当年温州的风流人物。
第二个“老乡圈”是南下山东人的子女即温州第二代山东人。他们大都是第一代山东人在异地生养带到温州或在温州出生长成,属于“红色”一代,几乎和我是同龄人,虽说幼时经历过残酷的“文化大革命”,但对他们的仕途几乎没有太大影响。我来时,他们大都业经自己的努力,在地方政府公、检、法等部门或单位有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后来,他们很多人成长为县处级甚至有的成长为地市级领导干部。在他们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因工作关系,我有幸成了他们的朋友。他们亦曾有不少人支持过我,帮助过我,助推过我。他们在自己的奋斗历程中,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各自贡献,没有给第一代山东人丢脸,且又增光添彩,堪称所处时代温州的风流人物。
第三个“老乡圈”是上世纪90年代后,来温州创业淘金的“新温州人”即“鲁商”。因山东人固有的情节和情愫,自然而然我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纯洁朴素的老乡友谊。我看到,他们年龄轻,文化高,有朝气,聪明睿智,甘于吃苦,勇于拼搏,善于经营,虽大都尚未脱去“稚气”,创办成如雷贯耳影响一域的大企业,成为大企业家。但“小荷才露尖尖角”,凭他们能在温州成功立足,凭其灵活的经营理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凭目前的经营业绩,凭其为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展望其发展,必能在不远的将来,在温州这块沃土上,生出山东人的奇葩,并成为温州山东人的一代经济枭雄,成为温州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忆往昔,我在温州亦38年,可谓“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但一代又一代在温州山东人所铸就的事业辉煌,却无法磨灭。我相信“鲁商”作为新一代在温州山东人,依然会铸就辉煌!
数风流人物,看今朝温州“鲁商”。“鲁商”加油!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