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清明——清明专题征文

梦里清明——清明专题征文

焚研散文2025-04-13 04:37:14
我对清明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所有的感叹与哀愁都融入了这首略带哀婉的古诗中。也奇怪,印象中每年的清明节,就算没下雨,天气也是阴沉沉的。在昏昏沉沉的鞭炮声
我对清明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所有的感叹与哀愁都融入了这首略带哀婉的古诗中。也奇怪,印象中每年的清明节,就算没下雨,天气也是阴沉沉的。在昏昏沉沉的鞭炮声中,许多的哀思与怀念,在墓地的一缕青烟中缓缓升腾,好像要将生者的心境带进天国,看看曾经的祖先。清明,先人的清明,今人的清明,还是后人的清明,是一种朦胧的寄托吧,还是遥远的怀念。几百年前,我们的先人也怀着无比的崇敬在他们的先人墓前怀思,烧一把冥纸,洒几杯清酒。几滴热泪。
老家祭祖一般不在清明,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以后,由同姓的几个乡亲牵头,凑钱,然后敲锣打鼓,一路走,不管墓地有多远都要去祭拜,放鞭炮烧纸钱,点烛焚香,带着虔诚的心告慰先人,昭示后人,你们的子孙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曾经的苦难,子孙后代更不能数典忘祖,愧对祖先,借以教育后人。那些古老的墓地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在郁郁葱葱的草丛中,拨开深山的迷雾,跋涉在荆棘丛生的山路上,找到自己祖先的墓碑,看着刻着曾经鲜活的祖先的名字,有一种情感从远古的那头缓缓地沿着我们的目光流淌到我的心头,是初春的雨水吧打湿了我们愈罢朦胧的眼角。
如今,清明祭祖已经了成一种习惯,演绎成文化风俗,曾经的悲伤与泪水,都沉淀在清明的缕缕烟雨中,感佩成,一丝安慰,一点希望,一种千年的思念......或者还有一点期期艾艾的文字罢。
愈发沉重的脚步,踯躅着,踩在前人的足迹上。几十年,几百年后呢,也有这样的日子,也在某一块墓地前,青烟缭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鞭炮声声。我们的后人是用怎样的心情和方式祭奠他们的祖先呢?我们留下的......在墓前,在我们的梦里......在后人不知带着怎样的情感的记忆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