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城飞歌,歌飞六合
《水城飞歌》的打印稿放在桌上,厚厚的,沉沉的,整整齐齐的。蓝色的无字的封皮给人以水的联想,是多瑙河的蓝,还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蓝,由人想象。打开作者几年前出版过的两部诗集《黄土地的歌》和《献给母亲的
《水城飞歌》的打印稿放在桌上,厚厚的,沉沉的,整整齐齐的。蓝色的无字的封皮给人以水的联想,是多瑙河的蓝,还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蓝,由人想象。打开作者几年前出版过的两部诗集《黄土地的歌》和《献给母亲的歌》随意翻阅,觉得陌生,又觉得熟悉。陌生,是因为与作者素未谋面;熟悉,是因为两部诗集都是作者心灵的“咏唱”。《水城飞歌》该是兆林先生用灵魂乃至生命写出的最惬意,最韵味隽永的一部“心曲”吧。原本没时间看的诗稿,现在一页一页往后翻;原本不知该如何完成李慧英先生交给的任务,如今感觉似乎能行。因为,“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本。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
王兆林的作品吸引人不是因为字字珠玑,句妙词雅,也不是因为合辙押韵,对仗工整,而是因为通俗如歌,琅琅上口,因为寓意深刻,明白如话。《尚书》有:“诗言志,歌永言。”可见凡诗必歌,歌即为诗。《毛诗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只有情之所至,才会落纸成诗。
王兆林的《水城飞歌》就是“情发于声,吟咏情性”的作品。全书近三百首诗歌,每一首诗都出自肺腑,每一阕词都明心见志。他像一个大地的歌者,喜欢对着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吼出心中的歌:“太平盛世放歌喉,满腔激情蹦出口。些许讽喻为扶正,沧桑大道阔步走。”多像一首畅快淋漓的山歌,短短四句见情见性。一个知足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站在自己的土地上放开喉咙歌唱,歌唱时代,歌唱正义。歌声质朴高亢,掠过绿叶婆娑的大地,萦绕在有花有鸟的枝头。一个“蹦出口”,一个“阔步走”,画面鲜活,呼之欲出,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只有对时代的责任和满足,没有假怨虚愁的作者,在边走边唱。
集子中的第一首诗《北方水城,我为你自豪》,让人想起歌手孙楠演唱的歌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一个是激情燃烧的土地,一个是无比神圣的国旗,但都一样的炽爱,一样的深情。
“群山穿上绿色的盛装呦,碧水唱起欢乐的歌谣。”“敲起那震天的锣鼓呦,跳起那欢腾的舞蹈。”大西北信天游一样的开头把水城端午节的喜庆气氛烘托出来。“龙舟节里赛龙舟呦,掌声如雷歌如潮。”把沁州龙舟赛的热闹场面渲染起来,直白无饰,读来如身临其境。
作者的家乡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北部,在英雄的太行山和太岳山之间,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隋朝属上党郡,元初改名为沁州,民国初年废州改县。许多人对沁县并不熟悉,但提起“沁州黄”恐怕就不陌生了。“沁州黄”是皇家贡米,从康熙初年开始,就名扬天下了。作者在诗中说:“沁州黄米名天下呦,营养丰富味道好。尝一口让人忘不掉呦,吃一世让人永不老。”那自豪,那骄傲,那对“太行明珠第一城,山环水绕久闻名”的热爱程度跃然纸上。
读着“神姿仙态沁州城,水韵山魂隔凡尘。名花异树陶情性,奇峰丽水爽身心。”就仿佛看到魏征、杜如晦、房玄龄在水边石屋听恩师隋唐大儒王通讲《论语》,讲《道德经》,讲《三十六计》,讲《左传》,讲《春秋》,讲《诗经》,讲《楚辞》,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魂。难怪作者会说:“住在风水宝地中,不是神仙赛神仙。”他对家乡的热爱,如赤子一般。
再看一首:“五湖环城河为带,山变公园林变海。人间水城美如画,北国化出江南来。”难怪作者对水会情有独钟,北国江南,想想都美,美不胜收。
水,不仅是万物之源,更是天地灵秀之根。没有水,世界将无法想象。水,滋生传奇、爱情,乃至英雄。水,既滋润心田,又催生艺术。诗经的河畔,有“关关雎鸠”,有“灼灼其华”,有“燕燕于飞”,也有“蒹葭苍苍”。楚辞的河边,有香草,有美人,有上下求索的三闾大夫,也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湘君和湘夫人。水边有“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洛神,也有“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张若虚。作者有幸生在水城,长在水城,工作、生活在水城,难怪他要情不自禁地歌唱,歌唱土地,歌唱时代,歌唱家乡。就像著名诗人艾青歌唱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朋友请到水城来,北方水城真可爱。朋友请到水城来,中国沁州好招待。”和唐朝一唱三咏的《渭城曲》不同,他不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不是感慨“西出阳关无故人”,而是盛情邀请四海宾朋到水城来作客,来游览。“朋友请到水城来,我们为您巧安排。随心随意随您来,保证让您乐开怀。”使人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读着山歌一般的诗,心就会想象水城的样子,水城的风土人情和水城的历史文化。沁县,真的有这么美吗?不论读者信不信,作者是要放开喉咙向着世界朗声高唱的:
“提起水城,我们的心房就像江河激荡;提起水城,我们的热血就像火山喷浆。”
“我们的沁州,山美水更秀。风景醉游客,声名传五洲。”诗人这份对家乡深深的爱和浓浓的情,任何人看了,都不能不被感染。尽管作者不是画眉,不是百灵,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家乡的土地,歌唱家乡的山水和亲人。
作者在诗中又写道:
“花甲老人少年心,愿当水城一小兵。不能添斤添个两,壮壮声威鼓鼓劲。”还有“不求名成万古流,不图发表赚稿酬。是人就该做贡献,建设家乡应带头。”可见,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不止在口头上,不是旁观,不是沾沾自喜的欣赏,而是参与者,是奉献者,是积极的劳动者。“当贫穷将要告别,富裕已近在眼前。水城之神告诉我,咱们赶快去迎接。”富裕是等不来的,幸福不会从天降,一句“赶快去迎接”,把作者的做事认真,心怀故土和献身家国的个性全盘托出。
他对家乡的热爱,他对创作的执着,都在字里行间。他的重情重义,他的忧国忧民,都在诗歌里面。他对亲人的情,对朋友的谊,还有他贵于珍宝的品格,读者都可以感觉得到。正如王兆林的好友卜颖先生说他“官微敢有济民愿”,“心纳海天路自宽”。这路,是王兆林的创作之路,更是他的人生之路。
集子中的《告小偷》:“我不悔,笔耕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