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母

梦母

载魄小说2025-04-05 13:45:09
道公和“梦母”是农村对男女神职人员的称谓,他们是鬼神的代言人,自称在鬼神和人之间进行沟通和提供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正成为一种经济,如“美女经济”一样,是一种无本万利的经济。“
道公和“梦母”是农村对男女神职人员的称谓,他们是鬼神的代言人,自称在鬼神和人之间进行沟通和提供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正成为一种经济,如“美女经济”一样,是一种无本万利的经济。“梦母”吴月姨是其中一个。
吴月姨好吃懒做,但人不是太坏。虽然长得黑了一点,但五官端正,嘴巴甜,见人不笑不说话,给人一种和善的感觉。没有多少文化,平时也没什么嗜好,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丈夫周三桂是一个多面手,不但农活样样在行,还懂木工和建筑,善于经营,家庭小康。吴月姨在农忙时节帮帮手,平时就是买菜煮饭,洗衣服和生小孩而已。她生下两男两女,女孩长得和她一样,黑黑胖胖,男孩像他们的爸爸,倒也公平。
十年前的某一天,吴月姨突然变得行为不那么正常了。首先是哭笑无常,有时哭有时笑,呆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其次是吃东西异常,平时就是吃稀饭或吃干饭,吃平常菜,油炒菜或咸鱼。现在突然说不想食人间烟火了,要吃仙果。这可难煞了丈夫,那来仙果给她吃呢。
她自己开了口,仙果就是水果,不是本地产的香蕉、芒果,而是外地进来的橙子、桔子、苹果或梨子等。现在市场上北方来的水果多,家中有点钱,倒也不难。第三是说话异常,有时讲些不知道是那一个国家的话,要讲什么事,不是像平常那样说话,而是唱民歌进行表述,有时还唱琼剧。过去对唱民歌、琼剧她并不在行,现在倒是唱得流利,出口成歌。
老公以为她疯了,与儿女商量,准备送她去神经病医院,她不肯去。她说:“我是王母娘娘,谁也不准动我。”还叫丈夫上街给她买回一张王母娘娘的画像,挂在房里,每天在房里“喃喃”自语,不知跟谁在说话,有时又独自唱起民歌、琼剧来。
问她在跟谁说话,她说:“我跟娘娘在说话,她要我替她传言给世人,普渡众生,为民办事。”就这样疯疯癫癫的过了半年,她说:“我要去老君庙参拜,接受委任。”老君就是太上老君,道教的创始人。我们这方的老君庙在昌江县的石碌镇,据说在一座高山上。
丈夫问她:“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丈夫主要是担心,她这样疯疯癫癫的,又没有去过昌江县,万一走失了就不好办。她说丈夫是凡人,不能跟她去,她要村里上届当过“梦母”的三姨跟她一起去。
所谓“上届当过梦母”,就是说“梦母”是有任期的,和当官一样,要经过上级任命,任命一次可以当一届,可以连选连任。如果太上老君不批准,你就不能当鬼神代言人,只能替人做一些法事,换一餐饭吃,弄几个钱用了。
成为“梦母”前,三姨去过那个地方,申请太上老君批准她当“梦母”。据三姨说,到老君庙后,庙祝指导你“摇签”。如果三次摇出三支好签,就算太上老君认可你当“梦母”。处在疯疯癫癫的时期,是“梦母”的试用期,就如当官的公示期一样。有三姨陪同,丈夫周三桂觉得放心,给了钱让她们自己去了。去了半个月,回来说太上老君批准她上任,为民分解阴间的纠纷,可以正式挂牌上班了。
“梦母”吴月姨的名堂,是从两件事才传开的。某村有一位村民,不见耕牛,听说她通阴阳,知前生后世之事,就去问她。村民告诉她说:“昨晚我收工回来,明明将耕牛绑在牛栏里,今天早上起来要下地耕田,发现耕牛不见了,找了半天,没有找到。请问娘娘,牛是被窃贼偷走了,还是走失了?”
只见她点起香,连连打呵欠,在娘娘前喃喃祷告,然后唱起民歌来:“告诉民人你应知,你娘阴魂饿肚皮。返家不见有供奉,猪牵牛走躲山里。”村民说:“能不能告诉我具体地址?”她又唱道:“回家备钱三千二,饭酒供奉在本家。向东寻至苦笋道,牛绳拉在山竹棚。”意思是说,你回去设酒饭供奉母亲,并给她备三千二百元的纸钱,然后找到地名喊“苦笋道”的地方,在刺竹丛中就可以找到你的牛了。
这位村民按照她的指引,果然在刺竹丛中找到自己家的母猪,母猪将耕牛牵到这里。不知道是她看到,还是真的她“梦”出来的。耕牛被母猪拉走已经是怪事,拉到刺竹中缠住的事,也被她说中,更觉奇怪。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觉得神奇。
还有一件事,也为她传名。张家有位七岁的男孩,发热抽筋,接近昏迷,本地称这种情形为“不懂人事”。家人在匆忙将孩子送去医院的同时,叫孩子的祖母去找她问神鬼的事。她烧香祷告以后,开腔唱道:“告诉阿妈知周详,你孙遇鬼魂被抢,赶紧上屋叫孙名,唤其魂魄归家乡。”意思是说,你孙子的“阴魂被鬼”抢去了,赶快到屋顶把他的魂叫回来。
老人迷信,匆匆忙忙赶回家,叫了几名亲兄弟,爬上自家的房顶,大叫孩子的名字:“阿强喂,回来哟!”、“阿强喂,回来哟!”,一阵又一阵的哀喊声,使村里听到的人都觉得毛骨悚然。说也奇怪,经过这阵大喊,孩子打了吊针以后,就醒过来了。
这阵阵的大声“喊魂”的声音,实际上是给“梦母”吴月姨做了广告,阿强的顺利醒来,本来是医院的治疗起作用,因为这么一喊,人们反而将功劳记到她的账上了,吴月姨“梦”的灵验,到处流传,她的“梦母”名声从此走红。
吴月姨走红以后,和走红的歌星一样,找她“梦”鬼神的人很多,特别是每逢农历的十四、十五日和三十日、初一日这四天,提着篮子或塑料袋子来找她的人,络绎不绝。这几天要排队、挂号,像到大医院等主任医师看病一样,有些人当天看不到,还得等第二天再来。
她替别人传递鬼神的信息,收费也不高。当然,物价局也没有人去查她的收费,给她规定标准。说她收费不高,主要是每来看“梦”,一次她仅收十元,同时要另外给“娘娘”买来两斤水果,桔子或苹果,要外地的水果。另加一把香和一些纸。全部加起来,不足二十元。
虽然是低收费,但据有心人替她算了一下,光现金收入,来听“梦”的高峰期那四天,一天不下一百人,那四天就有四千多元的进项,平时来看的还不算在内。她在家门口开一个香火店,将水果和用不完的香、纸等,放到店里出售,既方便了顾客,又马上可以将水果、香和纸转化成人民币,这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因此,人们估计,一个月收入可达万元。
听“梦”收费不高,但要替客人做法事,价格就比较高了。她组织起一个“法事”班子,这个班子的人数有十八人之多,一般是夫妇都参加,其中有一对情夫情妇。这个“法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