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结的高考作文
又是一年高考时,纠结的高考作文大杂烩刚刚出炉,我赶紧上网查了查河南卷。我一看,复看,再看,琢磨了半天愣是没瞧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说,河南的高考作文还是高举着“不把人糊弄晕不叫好作文”的旗帜。考的是什么
又是一年高考时,纠结的高考作文大杂烩刚刚出炉,我赶紧上网查了查河南卷。我一看,复看,再看,琢磨了半天愣是没瞧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说,河南的高考作文还是高举着“不把人糊弄晕不叫好作文”的旗帜。考的是什么呢?仍旧是河南的最爱——材料作文,内容如下: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漆工顺便替船主修好了漏洞,船工感谢他。
河南某名师说,这则材料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
我倒感觉拿这则漏洞百出的材料来当高考作文题是严重的不负责任!
怎么说?
诸君请想,从表面上来看,这则材料要么是夸赞漆工“不以善小而不为”,要么是夸赞船主勇于鼓励好人好事。这有问题吗?没有!这两种观念正是当下社会所欠缺的,出题人想通过作文唤起人们对好人好事的关注和支持,说它具有社会意义是正确的。所以选题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值得称赞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自然是材料本身上。
首先我们分析漆工。他刷漆是他的工作(即专业),当他看到船有洞时,他自己去动手修补是最正确的行为么?我认为是不对的,起码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诸位请想,一个漆工来修船能保证船的安全性么?他不声不响地做完了“好事”,也没有给船主打招呼,是不是已经给这条船埋下了安全隐患?打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清洁工打扫卫生时发现燃气管道泄露了,他拿出胶带把缝隙粘好,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他的工作。他这么做对么?
通过夸张类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不管是漆工还是清洁工他们的做法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当我们发现问题时,是不是一定要我们自己动手来处理呢?这是我最大的怀疑之处。
都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工作有时候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好比说刷漆,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刷好的。那么漆工来补船,他补出来的效果和专业的维修人员补出来的有可比性么?这样来分析,是不是漆工的行为其实已经是给船只埋下了安全隐患?
如果您非要说这个漆工恰好也懂得补船的各种技巧,那我再往下说,看您有没有想过。
假设漆工补的船很好,技术上没有问题。但船洞毕竟是补的,在经受风吹浪打发生变形时,最容易出问题的依然是补好的地方。专业人员通常会告诉船主以后应该注意些什么,补好的地方大概经过多长时间必须重新维修。但漆工没有,他修补完后,没有告诉船主这件事。也就是说他没有把船体曾经有过创伤的事告诉船主,这是非常不敬业(如果把补船称之为“业”)的,这也是一个安全隐患。
所以我认为漆工最好的做法是,通知船主,让船主请专业维修人员来修补船洞。
再来说船主,他的问题就更大了。船主明知道船体有洞,竟然还置之不理,导致孩子们驾船出海。怎么看出他在得知漆工修洞之前已经知道船体有洞?请看船主的话“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这句话明摆着是说“我知道船有洞,但我不知道孩子们竟然驾着有洞的船出海了”。这句话在现实中的翻版就是“我知道煤矿里瓦斯远远超标,但我没想到我的孩子竟然也下去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果然社会意义丰富啊!
如果您非说我思想偏激,钻死牛尖,那我只好不客气地承认了。试问,现在的高中教育难道只让学生看到那么浅层次的内容么?我不知道现在教师们是怎么教的,反正在我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爱把“往深层次发掘”挂在嘴边。虽然每当我往深层次发掘时,老师就苦口婆心地劝我说:“你想得偏了,走歪路了。”但是诸君对“往深层次发掘”这句话总没有异议吧?可是往深层次发掘者往往都是出力不讨好者,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如果您说这只是一个小故事,没必要穷根究底。我就觉得更可笑了,这可是高考作文啊,您能或者说您敢把一个不严谨的材料随便搬上去么?怪不着全国卷把“细节决定成败”搬上试卷,原来就是针对新课标卷的呀!
咱们再来横向对比一下,先看看辽宁卷的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我看到这则材料,拍案叫绝!简洁,意蕴深厚,但是意思非常明确,就像音乐家一样,这才是大家风范!
再来看看上海卷的材料作文:人们对自己的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这则材料好在哪里呢?简洁明了不必说了。我认为它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人是不是也该回头好好看看自己呢?
我们老是把眼光放在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的才是好的,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然后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身上的微光一点点散掉。多么可惜!这个微光可以是情感,可以是灵感,也可以是一种品质,不管怎么说,总之就是人们把应该是自己的东西舍弃了,结果就沦为了普通人。
以上海卷的材料收尾,一来表明不管我的言论是不是正确的,但至少是我的微光,所以我不忍心舍弃。二来也希望读者能想一想,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放弃了许多本该珍惜的微光?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地球能迎来真正和平吗
下一篇:生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