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他们都是别人

我是我,他们都是别人

洛夫杂文2025-04-16 16:37:03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我,他们都是别人。这是我混混噩噩了半年思考出来的结果,是我唯一的思考成果。可是这个结论,更让人感到惶惑和孤单。人,是可以淹没人的。我们这些平庸的人一直在互相淹没,就像尘土淹没了尘土,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我,他们都是别人。
这是我混混噩噩了半年思考出来的结果,是我唯一的思考成果。可是这个结论,更让人感到惶惑和孤单。
人,是可以淹没人的。我们这些平庸的人一直在互相淹没,就像尘土淹没了尘土,这原本是应当的,一个季节不会记得哪一朵花的姿态,一个世纪,也不会记得任何一个平常的季节。
其实生命是很无奈的。伟人的意志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然后无聊的说教者反复拿少数成功人的事例来激励平庸的大多数。这明显具有欺骗性——也许是善意的,总有很多欺骗被理解成善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向上的意志是否可以改变人生的走向,拯救出一个又一个狭隘的自己?
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向上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努力摆脱低等的享乐,追求道德与知识上的完善,这是向上吗?还是努力去争取机会,争夺财富和权势才算是向上?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当然前者注定没有出路,除非他真的太杰出。而后者,则往往会获得现实的回报。

我从来不相信那些说教的文章,所以当看到有人批评《读者》,批评台湾的刘墉和林清玄,就像在沉闷的天气忽然吹到了一缕凉风,在淤泥里窜出一枝新荷。说教者劝导于人的,不过是无力解决现实的矛盾后反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平衡和解脱,实际问题激化出来的痛苦,单纯依靠内心的盘桓来解决,这不是自救,而是自欺。奴隶制度下的奴隶们,如果只懂得指向自己的内心去寻觅拯救痛苦的良药,显然永远没有出路。但是这些欺骗文章铺天盖地,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蒙蔽着很多原本就不太灵光的众生。
不过,要让心灵在灰暗的世界上获得阳光,最终还是要指向自己的内心才成,要追求精神层面的积极向上。这也许就是我们培养高雅志趣并不断读书的目的,可以暂时避开污浊的世界,在精神上透一口气出来。
旧文人说,老师可以解惑,可以指点知识的迷津。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任何一本书可以指点人生的迷津。多少眼看着是通途的去路,最后都指引着人类走向死胡同。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也没有真理。短期内的真理后来都被证明是谬误,所以所谓真理,不过是时间长短不一的谬误而已。
可是,当我们发现了没有真理,我们坚持什么?追求什么?相信什么?
我不知道。我所能做的只是混混噩噩地活下去,只是越来越得出一种结论:
我是我,他们,都只是别人。

思考的结果,如果不是使我越来越麻木,那就是让我越来越冷漠。别人救不了我,我也救不了别人。那所有的热闹,慈善也好,仇恨也好,谣言也好——对了,还有爱情,这一切,都从一开始就和我没有关系,我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冷淡的旁观者,一个局外人,或许,我也进去过,但是很快又退出来了。
没有人故意欺骗我。那些故意的欺骗,往往达不到欺骗的目的。比如政府,有谁会相信政府的大话?没有人相信。大家抱的似乎是游戏的目的,大家一起去接受欺骗,然后积极配合这场欺骗。我们民族已经习惯于务虚。在追求实际利益的群体里集体务虚,且没有人认真严肃地指出其荒诞,并退出这样的骗局,以为本来也无害,而且没有人愿意给自己惹麻烦,只要还可以忍受,就忍着。几年前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现在的各种和谐组织,如和谐企业,和谐校园,和谐农村,做着做着,都成了官样文章。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决定》洋洋几万言,我是认真读过的,当时佩服的很,但是现在,落实到了身边,竟只剩下一些空洞的口号,大幅的宣传标语,和如山的文案。这有多么悲哀,大家都麻木不觉。

工作和婚姻一样,久了,便会倦怠,然而把这种倦怠持续下去却是美德。人的本性是喜新厌旧,却把从一而终当作美德。道德往往如此,以违背人之本性为标准。因此也许我可以理解一个罪犯,但对于美德,对于美德的持有者,我总是心存疑窦,甚或满怀同情,因为他必然委屈和压抑了太多的自己。
同样,我仍然认为,一个男人比一个女人更容易找到活路。并不是女人天生比男人蠢笨或者柔弱,而是女人输的各种机会更多。无耻的男人与无耻的女人一样多,这构成世界阴暗的那一面,但奇怪的是,构成世界光明的那一面的,却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好人。
能够吃亏的才是好人吧,上帝永远不会允许世界的资源让人类平均(平衡)分配,一定有人要先得多得,于是这些人被另一些无力多拿多占的人所敌视,并被定义为坏人。
历史是这样,社会是这样,家庭、组织里都是这样,这其实是强者和弱者的差别。

上学的时候,政治和历史课本无法自圆其说,风俗和规则无法自圆其说,老师和大人无法自圆其说。进入社会,领导和制度无法自圆其说,名人和政治事件无法自圆其说。读书,又发现小说里的人物与人性无法自圆其说,散文和杂文无法自圆其说,这是一个到处漏洞百出的世界,于是我们认为一切原本漏洞百出,而人性原本就是漏洞百出。原来漏洞百出就是世界的真相。但继续活下去,才发现不能自圆其说的万事万物之间竟都有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为老子的道,即为佛家的禅,即为大化。
当在内心将一切矛盾都摆平并调和之后,就是原先年长者期盼于我的所谓成熟?
也是,35岁的人了,不成熟怎么行。
而成熟与不成熟的区别就是,不成熟的时候,我对什么都存着一份信,尽管这些信之间彼此矛盾,使我为这些矛盾而痛苦;而成熟的标志则是,我对什么都不信,对什么都存着一份疑。因为信而去否定,却又因为疑而对一切的一切加以肯定。
然后,我只相信,我是我,而他们,都只是别人。

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别人,上级,同事,朋友,敌人,父母,姐妹,爱人,儿子,除此以外还有电视新闻中的政治家,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明星名人,文学作品的作者,人类思想的集大成者,聪明人以及傻瓜,无赖以及小人……他们都是别人。空间上,感情上,有距离的远近,相互依赖或者互相威胁,擦肩而过或者漠不关心,但他们,都是别人。
我哭的时候,也许别人在笑,我死的时候,别人仍然要活。或者反过来,我笑的时候,别人也许痛哭,我麻木的时候,别人也许在思考,我活着的时候,别人也许已经死去。谁对于谁都是外人,谁对于谁,都是生命的看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