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发红包的联想

牛年发红包的联想

迷途知返杂文2025-05-08 06:50:55
说着鼠年就要去了。数年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值得欣慰的事情,牛年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渴望美好的起点。数落鼠年,年初的冻雨,七月的地震,到了今天还不知道是开始还是结束的金融危机。把个鼠年折腾得都不知道是古人纪年
说着鼠年就要去了。数年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值得欣慰的事情,牛年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渴望美好的起点。数落鼠年,年初的冻雨,七月的地震,到了今天还不知道是开始还是结束的金融危机。把个鼠年折腾得都不知道是古人纪年的错,还是当今的社会固有的不幸。
冬天里没有下雪,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冷空气是一轮接着一轮,偶尔天上有点薄云,最终还是北西北风吹的不知道去了哪里。看来润雪兆丰年的景色今年是很难看到了。前不久听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不大,因为我们许多金融事业还没有走进世界市场。
可是没过几天,南方就开始有企业倒闭,紧接着就是大批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再后来又听说房地产不行了,买房子就是爱国的论调也出来了。在中国,怎么说已经不会引起人们多少共鸣,但是现实的生活却让许多人又不能不去关心。说白了,生命总是有求生的本能。生命不是用什么说说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看来中国的经济是出了问题。要不然国家怎么会大张旗鼓的投资四万个亿来拉动内需呢。我不懂经济,也不知道经济的真实运行轨迹是什么。不过我觉得既然经济出了问题,用花钱的方式去拯救,最后到底会有个什么结果呢。
不少的利好政策出台了,不管是修路,还是搞建设,听起来轰轰烈烈,似乎很快我们就能走出误区。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啦,感觉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该承诺的也都已经承诺了,可是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却就是不争气,一年的功夫缩水十几万亿。比起投出的四万亿来,怎么给人一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去年要过年,冻雨把许多人隔在了千里之外。今年没有冻雨了,又赶上金融危机,农民工大返乡,各种运力不足,眼看着还是有不少人回不到家,没有福气和亲人团聚。不过听起来还是很鼓舞人心的,铁道部出来承诺了。各种运输部门也都出来说话了。在中国就是这样,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总是能用美妙的话语给出个结果来。至于说民众满意不满意,从来是没有人去管的。
不管我们的愿望有多好,世界金融危机还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原形毕露的契机。尽管我们总在说美国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到头来,我们却也无法明哲保身。不知道是不是要过大年了,有人开始有了一种联想,觉得既然要拉动内需,光让几个有权力的人去决策搞建设也不是回事情。没有了民众的支持,说是拉动内需,其实那也就是一种口号罢了。
所以有人说应该给全国民众发放红包。只要民众手里有了钞票,拉动内需就不会只是扯淡的说教。开始我听了这样的建议,还觉得好笑。社会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那又公仆给主人发送红包的道理。再说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就是凭借这样的行为来进行,那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超越美国了。尽管我知道美国建国也不过三百多年时间。
我一直有个问题没有弄明白,拉动内需理论上讲应该是民众大的作为,可是为什么这会儿却成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呢。再说了,国家有钱,民众手里没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原因,又是怎么样形成这种结局的呢?
就在我觉得世界怎么乱的连道理都没有的时候,还真的就有不少地方开始给大家发放红包了。就在我还没有弄明白这个红包到底有多少是给民众的利益的时候,全国就已经发红包蔚然成风了。最后我们这个西部贫穷的省份也开始跟着火热起来。
开始说的是人人有份,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贫困人人有份。记得去年夏天,在日本攻读贫困问题博士后的妹妹回到家乡搞调查,我问她贫困到底是怎么来的。当时妹妹笑笑说,有机会应该去日本看看,说是说不清楚的。不过今天用贫困人口来拉动内需不知道是哪位大官想出的馊主意。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实用贫困来诠释的,那么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有什么东西会是真的呢?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可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我还是能看清楚一二三的。这几年,我知道贫困人口越来越少,可是现在就因为要发送红包,一夜之间,贫困人口竟然莫名其妙的多了起来。正巧昨天在街道置办年货,遇见了民政局的人,于是我就顺便问他们最近在干什么呢?我想他一定会告诉他们正在发送红包。可是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现在他们正在做着亏人的事情。
给大家发送红包,怎么会是亏人的事情呢?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熟人的这番论调。不过等人家走了,我似乎有了些感悟。因为在中国,现在就没有什么标准是真实的。昨天是贫困,今天就有可能因为政治的需要变成小康。当然了,小康也可能随时变成贫困。大概熟人说给我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好,我的大家庭里这回没有享受红包的。不过今年比起往年来,花钱的机会还是少了许多。既然为了拉动内需,享受红包也算是一种荣誉了。这几天看到街道上行人很多,熟人见面问的最多的就是受到红包了没有?当然了,有些人喜气洋洋的,手里拿着红包;有些人多少就有些牢骚,觉得当今的社会实在是不公平,凭什么贫困的人可以拿红包,富裕的人就没有权利拿红包呢。
不过面对当前世界里发生的不幸,我们也大可不必太计较了。发了红包怎么样?不发红包又能怎么样呢?如果说中国的经济能用红包托起来,那我儿子恐怕在五岁之前就已经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了。因为从他出生开始,每年都要接受亲朋好友的红包。
当年我觉得过年长辈给后辈们送红包,为的是图个吉利。算是一种中华几千年留下来的民俗。可是看到今天政府出手发送红包,为的是想成就意识形态之外的经济基础,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滑稽可笑。
我有几个朋友这回是赶上了好时光,一家几口人都拿上了政府发送的红包。在昨天,一位朋友还特意来我家里耀武扬威了一番。说金融危机还是好,要不然买米买面还要自己掏腰包。现在好了,国家给发钱,既实惠了自己,又为国家拉动内需贡献了力量。
朋友说的很时髦,就语法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了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苦涩。难道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还是社会在充当救世主和施舍红太阳?我不愿意接着往下去想。因为我知道,当今的社会,不能去用真实感受什么。既然社会发送了红包,受益者就算是赶上好运气罢了。朋友说的没错,至少不用自己掏腰包去为拉动内需贡献什么力量。
记得金融危机刚开始的时候,美国的在任总统布什就拿出了个七千亿美元的解救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