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在起点,赢在过程
打工,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像xxx一样出去打工!”所以,这个字眼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更多是鄙夷。中学生是否应该外出打工?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人
打工,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像xxx一样出去打工!”所以,这个字眼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更多是鄙夷。中学生是否应该外出打工?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论,而我认为中学生应当适当的外出打工!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姚寿安的文章,指出了家庭教育的几个误区,我觉得这几个误区比较“贴切”:
孩子中心论。人们把孩子提高到根本不应该有的特殊地位。所有一切从开支计划到起居作息等等所有算盘都围绕着孩子转,对孩子要求百依百顺,所有意愿围着孩子转,一切以他们的喜好为出发点。这样只会培养出更多小皇帝小公主“气质”,会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书中去好好学习。
家庭“民主”化。有些家长总认为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条件也可以,谁又忍心去委屈他们?因而对孩子百依百顺还美其名曰“家庭民主”。这样下去,脾气见长,又怎能管得住?许多家长抱怨自己孩子怎么怎么不听话,可是她们在教育我们时又注意到方式方法了吗?所以我们要在社会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家务代劳论。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们看到孩子读书辛苦,心疼孩子,把一切家务揽在自己身上。有的家长将孩子起床后洗漱的水打好,连牙膏都挤到牙刷上。试问,再多的课业连那一两分钟都挤不出来么?培养出一个“理论博士”却是个“社会实践白痴”,那又怎样?不会受到耻笑吗?
挫折不利论。现代父母过分相信挫折会造成压力和失去自尊。他们认为,孩子如受到挫折,会感到压抑,易使孩子懦弱自卑,将来会在社会上吃亏,努力“保护”孩子免受这种“折磨”,甚至为子女护短、护错、护丑、护“利”。
都说一个孩子的成长跟身边的环境有很大的联系。看吧!家长们为我们“辛苦”地造了一座大温室,想精心把我们培育成一朵朵健康茁壮的花朵。可是这样为我们遮风挡雨,试问我们真正长大离开温室的那一刻,我们又能存活多久?这谁又说的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人人都通晓的一个道理。
洪战辉,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和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洪战辉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
从读高中时,洪战辉就把这个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异地他乡上学,如今已经照顾妹妹整整12年。
2005年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在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是啊,如果我们不趁现在从“社会”这本书中多学点知识,将来我们会输给那些个“穷人家的孩子”。这个社会更注重的是社会实践能力。那时,我们会输得很惨,因为我们在起点时就输了,所以就让我们在到达终点的这个过程中更加努力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立意高妙,匠心独运
下一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