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溪蛮都水上乐园——龙标野宴

中国五溪蛮都水上乐园——龙标野宴

量计杂文2025-03-20 07:55:00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字少伯)左迁龙标尉时所吟诵的诗篇《龙标野宴》。龙标,位于清水江、潕水河汇流而成沅江的地方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字少伯)左迁龙标尉时所吟诵的诗篇《龙标野宴》。
龙标,位于清水江、潕水河汇流而成沅江的地方,也即如今著名的湘西古镇黔城古城,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是五溪文化的腹地,也是民族大融合的五溪蛮都,有着灿烂的本土五溪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左文化、吴越文化的交融地区。
“龙标野宴”是中国五溪蛮都的水上乐园,以“楚南上游第一胜迹”——黔城芙蓉楼、和“江南古建筑博物馆”——黔城古城为依托,横跨潕水两岸,穿越沅江、清水江,可领略两岸自然风光。沿潕水河而上,可以到达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宋江南民窑代表遗址倒水湾、明末清初爱国主义英雄、布衣元帅邱式耔故里——烟溪;沿清水江而上,可以到达晚清名臣黄忠浩故里——双龙溪、沅水河神杨漱故里——托口;沿沅江而下,可以到达苗人谷漂流、洪江水电站。
“龙标野宴”以经营餐饮业为主,设有烧烤、品茗、赏画、吟诗、唱歌、听琴、游船、漂簰、戏水等项目,以“黔阳八景”为包厢名称,展示丰富的黔阳本土文化,将唐诗的高地——王昌龄文化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五溪文化精髓。“吴姬缓舞留君醉”、“醉别江楼橘柚香”,在这里,让你醉游山水、醉看烟霞、醉赏芬芳、醉别友人,醉在其中。
“龙标野宴”有诸多颇具特色的美味佳肴,譬如王昌龄从江宁带过来的“怀胎鲜鱼”,譬如诞生黔城本土的“龙须菜”等。“怀胎鲜鱼”的特点是细嫩鲜美、汤清肉细,清香飘绕,品位雅而不俗,可谓别具一格。这道菜流传至今,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妙,还在于它和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有段缘分。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庚辰冬,五十岁的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开元二十九年(741)辛巳,王昌龄漫游江浙。当他乘船路过马当山时,因曾听人说过马当山上有座神庙,名声很响,来往的行人路过这里,都要前去凭吊一番,于是也就备了鸡、肉、酒等供品,准备好好到庙前祭奠一番。他在给庙神购置祭品时,还给庙神夫人准备了一双芦花草鞋。可惜天公不作美,船到马当山前,正值大风浪,无法靠岸,王昌龄见此情形,知道已经不可能上马当山了,只好把已经准备好的供品,投入江中遥祭一番,并赋诗一首:“青骢一匹昆仑牵,奉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里骤,莫怪昌龄不下船。”权当向马当山的庙神致歉。王昌龄了却祭神心愿后,船继续航行。过了马当山,昌龄忽然想起自己买的一把金错刀曾信手插在草鞋上,刚才忙于投放祭品,却忘记把刀取出来,竟与酒肉一起投入江中。丢了金错刀,王昌龄颇为懊悔,正在他闷闷不乐的时候,江里忽然跃起一条大鱼,不偏不倚地窜到船上。王昌龄一看,这条鱼足有三尺长。平日就喜欢吃鱼的王昌龄,见这么大的活鲜鱼自己送上来,不禁开怀大笑,把丢失金错刀的懊悔早忘到了一边,连忙对船家说:“这鱼自己送上来让我尝鲜,我岂能辜负它的一番美意,赶快趁鲜活烹而食之。”厨师遵从王昌龄的吩咐,将鱼洗净上案,当剖开鱼腹时,才发现原来投入江中作祭品的鸡、肉、酒等都在这条鱼的肚子里,还包括刚才王昌龄还在为之懊丧的金错刀。船上的人都为此等巧事叫奇,而厨师则灵机一动,把酒、肉、鸡等留在鱼腹中一起烹烧,烹制出来的鱼味道更加鲜美。王昌龄大大称赞了一番厨师的聪明和烹饪技艺,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此后,厨师依照这一烹调方法,创制了“怀胎鲜鱼”这道名菜。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戊子春,王昌龄以“不护细行”之罪,被谪龙标(今黔城)尉。将“怀胎鲜鱼”这道名菜带到了龙标。1000多年来,“怀胎鲜鱼”始终名扬天下,深爱顾客们的喜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