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被打被扣说明了啥
最近一段时间,接二连三的发生了记者被打、被扣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事件”,一时间沸沸扬扬,让人浮想联翩。记者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以前被人们誉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现今的社会中,并没有被
最近一段时间,接二连三的发生了记者被打、被扣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事件”,一时间沸沸扬扬,让人浮想联翩。记者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以前被人们誉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现今的社会中,并没有被地方大员们所尊敬。记者不被尊敬,成为“官员”阶下囚的原因,非常简单,当地出现了极端事件,或者有些部门坑害百姓利益,造成上访,这些可爱的记者们,便拿着长枪短炮,深入民间进行求证。那些官员们,害怕坏事露馅,怕头上的乌纱难保,怕上级的上级问责,不得不派出警察或者黑社会,进行围攻堵截,目的就是要警告记者“少在老子地盘整事,赶紧给我滚蛋。”于是,很多名正言顺的记者,被殴打被关押被诬陷……前几年,在新闻界流传着一句很通俗的顺口溜“记者不为民说话,不如回家抱娃娃。”处于弱势群体的老百姓们,自身的利益受到伤害时,行政诉讼时间长,走这个程序,走那个程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政府官员官官相护,办真事的少,和稀泥的多,处处糖塞拖延,维权很难;通过司法解决,叫这个费那个费,这个调查,那个询问,名目繁多,必须耐着性子等待,猫腻多多,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整来整去,就没理了,闹不好还被关押。人们越来越发现,有些老大难的事情,只要是在媒体曝光,很快就得到解决,老百姓认识到舆论的重要,能胜过法制和政府的力量。因为舆论功效显著,所以当有些人受了委屈,久拖不决,情急之下就会脱口而出“你们再不解决,我就给焦点访谈”打电话。有些官员,听了胆虚,怕曝光,不得不给一个说法,让老百姓基本满意。在一些极端事件中,有了舆论的力量,事情才会有了转机。如邓玉娇事件,三鹿奶粉,都是在媒体的曝光下,才出现转机。正因为有正义的记者,不怕得罪人,敢说真话,政府和有关部门,采信率高,彰显了舆论监督的巨大的作用。有些非法公司,为非作歹的地方高官,恨无孔不入的记者,怕把篓子捅大,利益受损,革职查办,在某些官员的嘴里又流行一句很经典的口头禅“防火防盗防记者”,已经把记者列入三防之中,足以看出正义记者对不法行为的监督作用。
地方高官,企业老板,看中的就仕途,看中的是利益回报。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等,哪一样不涉及地方利益,哪一样不与老板有牵挂。为了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很多官员就会动起歪脑筋,大打政策的擦边球,鱼肉百姓,损公肥私。对比较弱势的小百姓,采用强制手段,来蛮的耍横的动硬的,不惜动用警察,实在不凑效,收买黑社会,对不听从领导的刁民,进行狠狠打击。砸玻璃、捅刀子、烧房子等等屡见不鲜。平民百姓,只好采取迂回战术,在网上发帖声讨,层出不穷被跨省追捕,身陷囹圄,成为天下奇闻。
记者们为了把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弄清来龙去脉,不得不采取私下走访、暗访的隐蔽手段,对事件进行厘清。记者们的正义行为,触动了高官们的神经,发现记者行踪,派人盯梢,先是恐吓,不听就动粗。我的地盘我做主,岂容你一个小小记者,在我这里胡作非为,任意而行。先后出现了霸王殴打记者,河南阻挠记者采访、黑龙江伊春关押记者等等数不过来的粗暴行径。
记者被打被扣,说明了官员们的私心太重,企业老板持财自傲,为了一个“利”字,就把“义”字抛在脑后,浑身是胆,敢闯法网;记者被打被扣,说明了地方保护主义太重,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大记者扣记者,顺理成章,无须大惊小怪;记者被打被扣,说明舆论监督作用巨大,很多人怕丢官怕问责怕判刑,涉及自家性命,能不急眼能不动粗;记者被打被扣,说明我们的政治文明进程,还很遥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做出更大的牺牲。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