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的“爱神”徐志摩
对于徐志摩的认识一直不太真切,以前喜欢他的诗,觉得他的诗特有味,是大多现代诗所缺乏的那种味。也听过他的一些故事,特别是他与林徽音那段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不过至于这个人背后的真实部分一直未曾触及,直到最
对于徐志摩的认识一直不太真切,以前喜欢他的诗,觉得他的诗特有味,是大多现代诗所缺乏的那种味。也听过他的一些故事,特别是他与林徽音那段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不过至于这个人背后的真实部分一直未曾触及,直到最近看了王蕙玲的剧本《人间四月天》后,发现这个人着实可爱,这才对他产生了研究的兴味。谁知这一来,竟让我生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感。读过徐志摩诗的人,无不对诗中的那种情调、韵味如痴如醉,一个能写出这般风情万种的诗歌的人,他本身必然也是风情万种的。他的情,他的爱,如天空般宽广,深邃,如阳光般炽热,温暖,亦如大海般汹涌,激烈。这就注定他无法被囚锢在无爱的婚姻中过一生。于是他奋起反抗,誓要挣脱身上的缰绳,不做没血没肉的皮偶。“盲从跟麻木是做人最大的悲哀!我不想做一个这样子的人!我憎恨妥协,我鄙视虚伪,而我自己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我不能想象我这一辈子得这样活!我要为此奋力一搏。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西元1922年(民国十一年)秋天,他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传统中国的婚姻制度。他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样令人恻目的行为,是为了什么呢?在复函给恩师梁启超时他作了解答:“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句话可以成为他整个人生的注脚。虽然四方阻力如排山倒海而来,他始终坚定不移,家人准他纳妾,他反对,他认为对于女人来说,离婚不是侮辱,纳妾才真是侮辱。“中国女人几千年没有地位是因为男人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他们的妻子,因为不懂得爱就不懂得尊重,因为不懂得尊重才会狎妓养妾终日流连欢场,甚而把这种三妻四妾的事情视之为理所当然。……所以我情愿‘离婚’当一个千夫所指的人,也不愿意占尽了男人的特权回头再戴上一顶礼教的破烂帽子去维系徐家那一点虚伪的面子!”
但他并不是个无情的人。他在给张君劢的信上这样说:“……对她(幼仪)的伤害我自知无可弥补,但若要以延续婚姻关系作为内心亏欠的补偿,只恐怕亏欠更深伤害更大,短痛亦将成为长痛。——弟在剑桥受其性灵之启发非三言两语能尽述,惟其治学治性的根本都在于尊重人格之自由完整与差异,这在中国社会是最被忽视的一件事,在媒约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中更是首先被牺牲的关键!”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他的情义。他用离婚的方式来表示对徽音爱情的诚信与责任,他用亲情的方式来承担起对幼仪的照顾与责任,他用人道的方式来尊重天下女人的人格与情感。所以在他向徽音示爱后即覆行承诺争取离婚,而在没有处理好离婚之前他并没有逾越那份雷池。今天的男人比之他如何?恐一边向家里欺瞒,一边又以谎言骗取女孩子。尽管现在的社会较以前思想开放得多,但依然少见有徐志摩这样的爱情战士,许多男人借着这种开放,反而宁可在婚外更加放纵自己的情欲和性欲,而不愿为爱情作一点点牺牲与抗争。对比徐志摩,真让人觉得心寒。
然而世俗道德的力量犹如一道铜墙铁壁横亘在徐志摩的面前,他为了撞开这道门碰得头破血流,可是当他终于撞开门时却发现身边的爱人竟然退缩逃遁了。林徽音放弃了他的爱,而选择嫁给了梁思成。很多人认为林徽音选择梁思成是对的,嫁给梁思成会比较幸福。然而他们的婚后生活究竟如何外人其实并不知晓,最多只是根据一些情况猜测而已。但我总觉得徽音如果嫁给志摩一定会更幸福,看看志摩婚后对小曼的照顾呵护和迁就就知道了,何况他们有良好的爱情基础,又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不管内外都相当地匹配。比起小曼,徽音无疑更适合做志摩的妻子。可惜徽音为了逃避舆论的谴责与内心的不安而选择了一条稳妥现实的道路,让志摩成为一个失去伴侣的孤独战士。
随后志摩遇到小曼,才算真正谈了一场如实的爱情,这场爱情在当时也是演绎得惊天动地。志摩的行为再次震动了那根世俗的神经。他抢走了他的朋友一个高级军官的妻子!也就是陆小曼。不过这段爱情能够谱写下去离不开小曼,小曼也是个性情中人,但小曼与志摩是不同的两种人,小曼还是个任性的孩子,做事凭着感觉与喜好走,不顾任何后果,于是当她爱上志摩后,她便要死要活硬是跟王庚离了婚。志摩那一刻以为自己终于找到灵魂的伴侣,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小曼毕竟是上海的一位社交名媛,过惯了奢侈淫逸的生活,并无多少精神内涵可言,所以婚后小曼依然随着自己的性子,过着自己那种奢侈淫逸的生活,从没有为志摩考虑过,志摩为了支撑她这种生活而疲于奔命,可是依然还是捉襟见肘。而小曼染上烟瘾后,更加沉沦堕落。志摩再怎么努力也拯救不了她,这种婚姻生活让志摩渐渐迷失了自己。“我拼尽一切——为了爱,结果竟是这样?”他痛苦,他迷惘,当他再次打开那句话“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惟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时,他发现自己寻寻觅觅了这么久,他的灵魂伴侣终究还是个梦幻泡影。
也许在感情上小曼的率真任性可以成全志摩的浪漫,但是在灵魂上她与志摩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小曼内心是苍白的,俗气的,她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不知道一个“大人”身上该背负的责任,甚至根本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妻子。所以这注定志摩选择的是另一种婚姻悲剧。
在徐志摩生命的三个女人中,我反而最欣赏的是张幼仪。她本来是传统婚姻制度的一个牺牲品,但因为遇到了志摩,她的人生完全不同了。虽然她的人生过程比那些传统婚姻中的女人要坎坷,但她却走出了一条精彩的人生道路。而她自始自终的善良大度更让我敬佩!她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张幼仪的离开原本是为了成全徐志摩那自以为是的“爱情”。然而结果并未如此,徐志摩的爱情没有结果,反而成全了张幼仪另一种成功的人生。她没有放弃自己,当她意识到没有可依附的东西时才幡然觉醒,想到自强自立。如果没有离婚,或许她会一直任命地做一个男人的附属品,传统婚姻的牺牲品,永远也不会醒来,但志摩的离弃将她从几千年的梦境中唤醒。她开始不自主地走上自强自尊之路。最后她成为一个事业有成令人瞩目的新女性,并建立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庭,将悲惨的命运彻底地改变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