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肆下的湘黔交谊

书肆下的湘黔交谊

毛瑟枪散文2025-10-19 10:45:44
京华一见便倾心,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早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畔,酒樽和泪,来吊诗人。这是曾国藩挽莫友芝之联,由联句可见两人交情的深厚和挚真。曾国藩众人皆知,那么这莫友芝何许人也?莫友芝
京华一见便倾心,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早钦宿学;
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畔,酒樽和泪,来吊诗人。
这是曾国藩挽莫友芝之联,由联句可见两人交情的深厚和挚真。曾国藩众人皆知,那么这莫友芝何许人也?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道光11年(1831年)贵州辛卯举子。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藏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等。道光27年(1847),莫友芝第三次赴京会试。候榜期间,他常去西郊琉璃厂寻觅古籍秘册及名人书画。一天,他在一家书肆看书,与一位湖南口音的京官邂逅,相互攀谈起来。莫友芝颇健谈,论及汉学渊源流派,如数家珍。听者正在研读汉学,对他的学识非常钦佩;问及乡里,方知是贵州独山莫友芝。那人不由惊叹道:“不意黔中有此宿学耶!”这人即湖南湘乡的曾国藩,字涤生。当时已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不久即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居二品。曾国藩通过莫友芝的好友、国子监学正刘传莹,表达了与莫友芝结交的愿望,特地在虎坊桥办了酒席宴请莫友芝,由刘传莹作陪。一位二品官居然同一位落第举人结为好友,足见曾国藩对莫友芝学识的衷心倾慕。此后,两人书信往来及诗词酬酢不断。
咸丰10年(1860年)春,莫友芝入京赴恩科会试,仍不第。在京期间,他为了曾国藩却促成一桩历史大事。经过是这样的:清廷虽然依靠曾国藩的湘军进攻太平军,但对曾并不太信任。曾只任湘军头领,未获地方官职,在筹饷驻防等方面多受地方官掣肘,感到十分头疼。这年四月,太平军攻破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自杀,两江总督何桂清逃走被撤职拿问。京中人士议论,曾国藩是两江总督合适人选,可惜朝中无得力人保荐。莫友芝有心襄助曾,通过正在权臣肃顺家作西席的好友高心夔向肃顺说项。肃顺得以保荐曾国藩为两江总督。
迫于生计,莫友芝曾入胡林翼幕府。咸丰11年(1861年)秋,莫友芝在皖南邂逅曾国藩,被挽留在幕中。初仅作为客卿。不久攻下安庆,曾国藩把大营移来安庆。这时他感到后方稳固,在专心抓武备的同时,开始注意文事了。他对莫友芝优礼有佳,以宾师之礼相待,令所属官员凡有志于学者,都去拜莫友芝为师,并要长子曾纪泽向莫友芝请业。他按月发给薪俸,还出资将莫友芝家小从贵州接来皖南。曾氏幕僚以百计,薛福成在《曾文正公幕府宾僚》一文中,记述有作为有建树的幕僚八十多位里,莫友芝被列为“阅览”一类,而且是“才高学博,著述斐然可观”者。曾国藩深深了解挚友甘于淡泊,潜心治学,因而主要让莫友芝校勘古籍搜访残卷。同治3年(1864年)六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九月,曾国藩将大营由安庆迁往南京。莫友芝随幕府人员乘船前往。莫友芝一家在江宁的三山街租房住下,他把书房题名为“影山草堂”,寄托着对独山及遵义两个故乡故居“影山草堂”的思念之情。
曾国藩曾给莫友芝一个任务:往镇江、扬州等地搜访《四库全书》残本。在此后的六年里,莫友芝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同治10年秋,莫友芝听到里下河一带有《四库全书》残本及别的善本书,便带着次子莫绳祖一起前往查访。沿运河北上入兴化县境。九月初莫友芝感染风寒,他强撑着校阅《隋书》,修改《黔诗纪略》底稿。十四日,竟辞世舟中,终年61岁灵柩运回江宁,殡于莫愁湖畔棋胜楼中。曾国藩悲伤不已,备办祭仪,率下属官员数百人,捧香步行前往祭奠。其亲手所撰题的二十一言挽联言语中肯,高度概述了两人20多年的交谊以及对莫友芝的倾慕之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