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俗
近几年,一种年代久远的民间习俗突破了历代遗规,由沉默到爆发,如飙风般席卷了整个中国,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是随份子。从城市到农村,无处不有,几乎所有出着气的人都被这个风潮卷了进来,形成了无法扭转的恶性
近几年,一种年代久远的民间习俗突破了历代遗规,由沉默到爆发,如飙风般席卷了整个中国,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是随份子。从城市到农村,无处不有,几乎所有出着气的人都被这个风潮卷了进来,形成了无法扭转的恶性循环。上至机关干部,下至平民百姓,甚至连学校这片净土都被无情地污染了。小小的孩子也学样大搞生日聚会,大家送礼物,小寿星请客,虽然自己没有收入,吃喝、学费都还要父母供给,但也要做出一副阔佬的姿态,大大咧咧地互相攀比。
年前和几位朋友闲聊,说起随份子,弟兄们都喊要命。每年多者高达三四千,少的也有一两千,对工薪阶层来说,是两个月的工资。尤其在这物价飞涨的年月,凭工资养家都已经有些吃力了,外加这么多意外支出,有时的确有点捉襟见肘,囊中羞涩。
大家虽然叫苦不迭,却只能发出一声叹息,有什么法子?
前些年也有随分子,但数目小得多,势头也没有这么迅猛,即便你没力量随礼也不会有人过多计较,社交的环境相对来说比现在宽松自由些,一切由自己的情况而定。所以普通百姓也都可以接受。如今社会风气变的似乎有些迫人眉睫。人们感觉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做事情,只能随波逐流。送礼价码成倍地增,范围也在扩大,人们开始对这个演化变形了的遗风余俗投以过多的关注,甚至有些敏感起来。哪位不随,就会被称之为“死皮子”,因此不管能力达到达不到,都得打肿脸充胖子,随完了礼还要硬撑着附和众辞,讥笑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随的。于是,就形成了这样全社会大随特随、无人不随的滚滚潮流。树欲静而风不止,人们已经欲罢不能,也不得不随了。
按理说,结婚、丧葬送礼还可以理解,而最近两年礼尚往来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做小满月,订婚,生日,搬家,升迁,都要大大地折腾一场,不仅如此,送礼的规模也大的没边了,亲不亲,一个贴,你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这样以来,办一回事能收到数目不少的一笔款子,对于手头拮据又要办事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无息贷款,正好救急。
对于另外一部分有权或者有势的人来说,办事是个发财的绝好机会,不知有多少人上赶着要送礼还找不到门路呢,权势不用过期无效,多捞多得,何乐而不为?至于还礼,那以后再说,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在哪,反正这会人民币先到手了,花花再说。
曾听说这么一件让人苦笑不得的事,一个人的儿子结婚,收到了一个熟人的贺礼八十元,一查往年的礼单记录,不知什么原因,熟人儿子结婚时自己送的是一百一十元,于是,第二天就找到那位熟人,毫不客气地要回了少给的三十元钱。这事听起来有些滑稽,朋友双方已经因三十元钱失去了情谊,而变的不近人情。这样的送礼还有什么实际意义?贺礼不代表友谊和祝福,只是放贷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交易罢了。
这场随礼风暴刮到农村之后,还有好多笑话正陆陆续续闹出来。
这种旧俗虽然不算什么“雅”事,在人类社会上的起源史也远的无从考究,但历朝历代都在民间这么无争地延续着,还是有些的人情味的,也不能说它俗不可耐,而今蒙上了名、利的浮尘,已经演变的失去了本来面目。不论远近,亲疏,只要认识就撒个大红喜贴给你,更有甚者,事主两口子站在热闹的集市口上,见到认识的人就给个贴子,熟悉不熟悉都无关紧要了。还有的人撒帖有绝招,挨门挨户地撒,碰到了铁将军把门,就把喜帖塞进门缝里,跟超市的促销小广告差不多了。
一张红纸片到手,你不掏钱就要说你失礼了。真有些“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意思,而对方也只好强而后可。这一招收效果然不小,结婚的费用解决了不说,多数还有剩余。这样就轻轻松松地办完了事。
世界是个矛盾的世界,本来许多人已经对此恶俗深恶痛绝了,可是这场风却还是愈刮愈烈,大有无可阻挡之势,甚至数目愈来愈大,规模也更广。以往咬着牙送出去的,在好不容易逮住机会收回的时候,更是要变本加厉,把帖子尽可能撒到每一个角落,多多少少沾点亲带点故,几秆子遛着遛不着的,一律撒帖。以收回数年间的辛辛苦苦的“无息放贷”。可想而知,暂时没有机会收回的,绝对是不希望停止送礼之风,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农村,演绎了多少朝代的宗族理念也有望被“礼之风”打破,现在撒帖基本上不论辈分了,本院同族,远房爷爷也有可能给孙子撒贴,本家侄女也有可能给姑姑送礼,所有人都疯狂了,乱套了。
这股风刮的这么强劲无阻,可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中国人那点可怜的虚荣心的驱使。
结婚了,大红婊贴在大街的墙上,浓墨黑字霍然书写着送礼人的名字,这些个数字可是多多宜善啊,少了不仅不能多捞现钱,主要还怕乡亲们嗤笑,因为有些身闲而嘴巴不愿意闲着的人,总在寻找谈资,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正是他们大发议论的好材料,谁家的事办的不排场,谁家礼多,谁家礼少,都难逃这部分人的火眼金睛,他们好象永远就没有什么要紧的生计要打理,专门为了研究和议论别人家的事而生。什么人、什么事有驳于他们的观点,那就对不起了,发动一场大面积的评判对于他们来说很容易。千万不能小看这些个嘴巴的威力,只要他们感兴趣,绝对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号召众乡亲念你个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你以后的日子就过不自在了。所以谁都害怕自己的礼单短了,要长长的、多多的,以免被众人耻笑,所以就必须平时多多送礼了。
人性是存在弱点的,人们一面痛恨歪风邪气,一面身不由己地推波助澜;一面不齿于说长道短,一面要急于献媚和取悦于这些舆论制造者。
年关之前,长假期间,每个人都会有许多的礼单需要打发,穷人跟着富人跑,人家多少你多少。累不累?累也不能不送,自己宁可少吃少喝点,勒紧腰带、从牙缝里挤也要送。中国有句古话,“家里吃了添坑,外人吃了传名”。
人类在某些时候可悲又可怜,有时侯也是极其矛盾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积极的“假设”PK消极的“如果”
下一篇:我哭国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