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后的欢欣

阵痛后的欢欣

贬絶杂文2025-04-16 14:31:41
经过近三周多时间的阵痛,我腹中孕育的2万9千多字的乡土情感小说《床上的那些事》,终于在2011年8月13日下午17时完稿了。完稿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阵痛之余是欢欣。在这近三周多的时间里,我在紧张的工
经过近三周多时间的阵痛,我腹中孕育的2万9千多字的乡土情感小说《床上的那些事》,终于在2011年8月13日下午17时完稿了。完稿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阵痛之余是欢欣。
在这近三周多的时间里,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说是寝食难寐,忘情地进行我的小说《床上的那些事》的构思与创作中。
白天,我的工作非常紧张,既要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又要进行“清风廉正”等文件精神的学习,整材料、写总结那是家常便饭,整天可以说是忙得不亦乐乎,但也过得非常充实。
只有在晚上,在静静的夜晚,我才能与我小说《床上的那些事》的主人公们进行心灵沟通,与他们进行亲切的对话,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以及他们情感的纠葛,他们的爱恨情愁,只能是我用键盘一个字一个字的把他们一一敲出。
休息日和下班后,有朋友给我打电话邀我旅游或者邀我喝酒,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小说《床上的那些事》里主人公的命运,就像我手中放飞的风筝一样,无论飞得多高、多远,但,他们的命运都始终掌握在我手中。
我这个人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无论写什么东西,诸如写总结、写发言稿、写调查研究或者写消息、通讯,再或者是写诗歌、散文、散文诗或者是小说,都不喜欢打底稿。都是在我大脑中直接构思而出的,用手敲击电脑一挥而就。那时,不能及时把这部小说写完,可以说是憋的我好难受,好难受,真有一种剧烈的阵痛欲想分娩的感觉。
我写《床上的那些事》这部小说的最初目的,就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人生的意义与哲理,人的深层次的感情问题。这部小说既有真实性,又有虚构的元素,我想以小说主人公“赵小刚”与“李香云”的感情纠葛,深刻揭示当前一个普遍的“离婚现象”。
这个普遍的“离婚现象”到底是什么呢?是人的感情不和吗?是金钱的作用吗?还是性生活的不和谐?当前社会普遍的“离婚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时下,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真的是太多了,从网络、从报纸、从报刊、从电视、从电影、从手机,我们接受了五花八门的信息。各种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都在时刻的诱惑或者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情感。
社会在发展,也在变化。而人,也是这样。人这一辈子,谁也不可能说是不变化的。变化,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和规律。那么,人要变化,情感也就要发生变化。
正如,《我愿做佛前的一朵清涟》那篇文章中所写的:我问佛,什么是孽缘,佛爱怜的看着我,如同那雾抱着我一般,说我总有明白的一天的。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静静的看着人间,一天又一天,看着那么多人一次次的在轮回,重复着前世的故事。
难道,人的感情结合,真的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吗?我不知道!人真的有三世的情感纠葛吗?我不知道!
但,我想朋友们可能读了我写的小说《床上的那些事》后,你可能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爱,就爱了!爱,就要爱得潇潇洒洒!爱,就要爱得轰轰烈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