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围城内外

婚姻的围城内外

嘉石杂文2025-11-29 02:33:09
外面下着大雨,我偷闲在课间看了一篇文章,蒋魏的《人生环行道》。看完后,我的眼湿漉漉的,心也湿漉漉的了。心中慨叹造化弄人,主人公他们都没有错,但他们的人生际遇,婚姻中所经历的不幸,情感的曲折与丰润,让我
外面下着大雨,我偷闲在课间看了一篇文章,蒋魏的《人生环行道》。看完后,我的眼湿漉漉的,心也湿漉漉的了。心中慨叹造化弄人,主人公他们都没有错,但他们的人生际遇,婚姻中所经历的不幸,情感的曲折与丰润,让我觉得人性真的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复杂的程度,会隐隐让人感觉心痛,会促使人不断思考。
我只能说那是一篇很优美,带着比丁香花般忧郁的文章。我再也说不出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它的词语是质朴无华的,没有矫饰造作,也没有无病呻吟,平实的故事却让我觉得它很美丽,美得让人肃然起敬,美得让人心中升起一种悲怆的感觉。
返城男知青雷超,遇到婚姻同样不幸的女知青肖丽。两人志趣相投,同病相怜相爱而结婚了。但他们的组合受到多方面的压力。生活的艰辛算不得什么问题,冬夜一个平常的拥抱也能驱逐长夜的寒冷。但来自家庭的压力使这对有情人不得不面对现实。雷的父母思想传统,坚决维护来自农村的前儿媳玉珍。他们以前虽然不同意儿子娶玉珍,但既然娶过门了就不能容忍儿子抛弃她。父母的出发点是朴实而真诚的。他们认为玉珍没对不起儿子,儿子就不能以没有共同语言为理由而跟她离婚。雷超深爱着肖丽,也深爱着她的儿子楠楠。但越爱就越想念自己的子女方方和圆圆。雷超的父母为了使儿子回心转意,不让儿子回来见他自己的儿女。雷超最终受不了父母的冷落和思子心切,加上生活捉襟见肘,使他不得不向肖丽提出离婚而与前妻复婚。肖丽即使不舍,也答应与他分手了。肖丽带着儿子楠楠生活,把她的爱投在教育事业,雷超则与前妻玉珍过着没有爱情的平静的生活。
里面过得最痛苦的人是谁呢?
雷超、肖丽、玉珍都是痛苦的。因为他们都爱着对方,都为对方着想。无论是否有共同语言,但他们都有基本的道德伦理。
我觉得有必要对他们的性格进行分析。
玉珍是一个高大美丽野性的农村女子,没什么文化。她大胆追求爱情,大胆向雷超表达自己的感情,对雷超表示关心。并在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他们在野外避雨,在环境和距离的影响和玉珍的暗示下,二人按捺不住而结合了。玉珍是一个勤劳的女子,干活干练有力,具有一切农村妇女的优良品格。但因为后来雷超返城,他们之间形成的地理距离,她对他的怀疑是造成他们婚姻产生裂痕的直接原因。她是很爱自己的丈夫的,但说话却很尖锐无理。有一次,雷超错过火车只好步行了几十里路连夜回到玉珍那里。玉珍却因为看不惯他的城市打扮,怀疑他有二心。两人发生争吵,雷超一气之下跑回城里。他们本该有一个甜蜜的相聚的夜晚的,却因为玉珍的不信任而使他们不欢而散。但玉珍在后来离婚的生活中,却显得很安静。我想,不是她不想争取,而是作为一个农村女人,视野不开阔,又没有什么能力,她是无能为力的,只好不争也不吵。后来在公婆的帮助下,丈夫又回到自己身边,面对丈夫对肖丽的愧疚和怀念,她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大度和坦然,似乎与她无关。我想,这也可能是由她的地位决定,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女人,她会认为有个丈夫在自己身边,有公婆为她撑腰,不管有没有共同语言,也不管丈夫的痛苦,她是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雷超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掌握技术和知识。即使是下乡做知青的日子,他也是刻苦上进的,并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他对玉珍的示爱,一直都是很谨慎的。他理智地考虑了双方的条件,也考虑到自己的理想,他不想落根在农村。所以他一直都是回避玉珍的爱的,不冷不热地与玉珍交往。但他始终是一个有情欲的男人,在暴风雨的野外的那个晚上,最终没有战胜自己的欲望。他是一个负责的人,与玉珍发生关系后的短短两个月,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与玉珍结婚,并很快地生儿育女。他与玉珍假离婚返城后,却没有机会施展拳脚,这使他心情很愤懑;同时,玉珍对他的不信任和不理解,男人的自尊开始使他痛苦。在一次醉酒中,他遇到了热心的女人肖丽。他爱上了肖丽,并且和她结婚。父母的压力,不能与儿女见面的痛苦使他开始沉醉堕落。他最终不能坚持住这份爱,提出与肖丽分手。当得知父母再过两天就接受他们的时候,他后悔自己没能坚持住。他最终回到父母子女的身边,回到父母为他维护的家庭中去,重新过着没有爱情没有共同语言的生活。他始终认为肖丽是对他最好的人,认为那半年的与肖丽一起的婚姻是最幸福最值得回忆的时光,他对肖丽是充满愧疚和关心的。但他同时也认为不会再和玉珍离婚,因为他认为玉珍是一个很好的人。
肖丽是一个美丽纤弱的女子,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人。在性格上,她是无可挑剔的:温柔、善解人意。她的人格魅力就像她爱穿的连衣裙那样洁白无暇。丈夫善始乱终,她经历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她接受雷超的感情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但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她需要有宽阔的肩膀给她依靠。她最终接受了雷超的爱,并也深深地爱着她。在她与雷超的婚姻生活里,虽然生活很贫困,但她却能用灵巧的双手做出美味的饭菜。无论生活怎么困难,他们都能愉快地交流,愉快地一起看书。这段生活,我也认为他们是很幸福的。他们的幸福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层次,是很高的精神方面的愉悦了。在雷超因为不能见自己子女而沉沦时,她以博大的胸怀原谅着他,默默地为他付出。同时,她为了取得雷超父母的好感,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无论他的父母怎么冷落,怎么把她的礼物退回来,她依然给老人送去祝福和问候,她表现出大度和温厚。在雷超提出分手时,她经过痛苦的挣扎,最终同意去离婚。并在离婚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自尊。两人离婚回来的路上,不是仇敌相向,而是悱恻缠绵。她叫雷超先回去的时候,她说:“是你作出这个选择的,还是你先走吧。”她站在那里就象是一座圣母像。有不舍有哀怨,但她始终能把雷超当朋友看待。她没有再婚,独自抚养儿子。她在教育事业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她说:“我始终是要爱点什么的。”她把自己的爱给了可爱的学生。
我不想批评他们什么,因为他们都是人,也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想,这样的结局是悲怆而美丽的。如果不这样,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我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我们却无法抛却亲情与伦理。我们太强调该做一个什么人了,却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什么人。
父母与子女,在很多不幸婚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血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