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人与气

文与人与气

干城之寄杂文2025-12-06 04:26:40
那天看到一篇谈气的妙文,很是新鲜,由不得在这里也简要谈一下自己对一些文人文坛之气的看法,如下。《诗经》本源于一种平民气,《春秋》春注我释的,不知不觉就沾染上了贵族气,《离骚》有一股不平华美气,《史记》
那天看到一篇谈气的妙文,很是新鲜,由不得在这里也简要谈一下自己对一些文人文坛之气的看法,如下。
《诗经》本源于一种平民气,《春秋》春注我释的,不知不觉就沾染上了贵族气,《离骚》有一股不平华美气,《史记》透露着浓浓的酸儒气,《汉书》则尽显帝王的僵死气。司马相如则有一股真真的才子气,曹操则流露出严重的臣子气。《孔雀东南飞》道尽了天下普通男人与女相爱的无奈气,《木兰辞》女扮男装,五眉三道,假装英豪气。竹林七贤则抒发的全是无聊的道士气。陶渊明表面清淡高远,其实尽是小家滥气;谢眺是典型的官宦气。李白身上到处是仙气,杜甫浑身罩着一种窝囊气,白居易时时假装出一种平民清白气,韩愈一心奴气写着世上最难说清的皇家帝王气,柳宗元天生就沾了点大自然的灵气。苏轼不自觉地浑身喷发着一种大气与霸气,但里边还有许多小家子气;辛弃疾看上去有豪气英气,实则还参杂着不少的胭脂气;王安石拗住了一口朝庭的霸气,就在那里尽情地大放着臭气;李清照婉约柔气里透出一种大男人的豪爽壮气;柳永有逼人的才气,可惜全让那些歌妓给断了运气。前七子无一个有真正的气节,后七子全是寂寂的陈腐气,桐城派有一点文人气,但都不大度,更没有江海气。《金瓶梅》则散发着怎样包二奶三奶的沾草惹花的野香气,《儒林外史》怪怪的狐仙气下尽是士林透出的兰香气。《西游记》把天地间九九八十一种冥冥灵气写得奄奄一息;《三国演义》除了当官发财求名得利的俗气,就是你死我活无尽争斗的邪气;《水浒传》十足的英雄气下,其实更多的是让人掩鼻的流氓气,再加无恶不作的强盗气;《红楼梦》贵族气里搅和着散不尽的女儿气,气聚气散时,一股淡粉红的色气冲天而去。
再看近、现代文坛里的种种色气。
李大钊只顾一味地发号司令,宣讲革命的流血杀气;林语堂时时卖弄着自己的西洋恶气,胡适身上是一股子学究气,梁实秋本无多大才气却散发着虚假的平民气,周作人一味地死气到底,鲁迅满身上下都透着刚硬不屈的绍兴师爷气,徐志摩特别爱好贵夫人们的优雅香水气,郭沫若或真或假最不正气,沈雁冰只会给人把脉号气,曹禺年青盛气,不知文学的真正色气。冰心小女子才气不足,娘娘气不够,就来点奶奶气,想不到成了大名气;郑振铎本无多大的文人息气,许地山写文章只用半口气,巴金原本满肚子怨气要出走,可后来还是感觉到只有家里才会有温馨气;朱自清一脸的哭丧气,闻一多只会振臂高喊搅扰空气;孙犁吐的是道气,纳的是儒气,写出的却不知是谁人的肺气;赵树理呆头傻脑彻底的农民气,沈从文沾了天地一股清灵气,丁玲凭着一身的小姐气写出了不正不纯的乡里泥土气,老舍没有真脾气,却孤独地一人去寻找上帝出气,臧克家本有半斗才气却紧跟着别人,硬是学成了一辈子也难以改掉的平庸习气,穆旦的心田里生长着永不枯竭的真正诗林气,却少人能站在历史的高度,读懂他满山谷的灵气与江河一泻千里的浩荡气。
再说当代的文坛人气。
王蒙早就丧失了青春气,这几年只会干巴巴声嘶力竭地连声喊部长之气;贾平凹有仙气却要故作道姑土气;史铁生病息奄奄却硬是思想出了有关生命无数深奥的灵气,可就是没有悟透那散不去的佛气;余华才气早失,老是让他人给补充氧气;李锐有骨气,脱离了中国作家所共有的那团平和的奴气;张抗抗离开上海的阿拉气就不会出气,铁凝小女人出身却忽然有了主席的党棍气;王朔痞子加正气,不阴不阳,无人用心去品尝他的狂妄气;刘心武原本一大人,暮年时分却尽耍孩子的稚气;路遥埋头苦干,死里死气的,根本不知道命运对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陈忠实憋住全部精气,耍了一把子土气,换来了身后沉沉的哀叹气;余秋雨才气十足却常常不够男人气;邵燕祥本有点诗气,老了就只好改练学者气,不料杂气攻心,全无了大家的深沉气;池莉则是典型的报人出身,心魂骨子里实是少有几分真正的文人雅气;韩石山直来直去,评文论人,毫不客气。《人民文学》一身不浓不淡的小市民难闻的柴米油盐气;《诗刊》从里到外就是穿着不今不古、不东不西华丽衣服的一娼妓,倚楼卖笑,口吐淫气,很难让人动情生出一缕真意;《散文》从不知道什么是富贵之人,却硬让人说自己身上有珠光宝气;《小说选刊》屏住精气干活,却常常左顾右盼,泄了修炼不到家的底气;《美文》小家碧玉,不得大家闺秀气;《杂文选刊》想为民出气,却总是不敢大声大气;《名作欣赏》亦步亦趋,一副傻傻的学院气。其他的报刊杂志更是一律的小里巴叽,不够义气,丢下那么多的文朋诗友不管,一心培养着怎样扩大发行量的奴颜婢膝气,全没有了高雅文化的深厚文墨气。
总之,当今的文坛天地宽广,却缺人气,邪气到处纵横,正气步步隐退。哥儿们义气相投,评论家的脾气全臭,平民气少人看重,小女人气时时潮涌,游勇散兵东打西跑,你来我往很是眼花,却全无半掌真气相抗争。网络文风神爽气清,乏力气淡之章连篇累牍,教授为文不敢生气,专家辍辞气涩不通,自由撰稿人偶尔生了一腔怒气,想发表也得亲自动手把身上的阳气骟去。赵明生白天抒写有怨气的杂文,整夜空想有灵气的诗文,讲台上痛骂无正气的报文,浑身一股野狐臊味气,老是找不到那种大家的气韵,故也就只好躲在这破屋子里自认晦气。

2007、4、16
标签
相关文章